台湾《联合文学》专访徐红:行走渊上,在炭里取火

标签:
大陆作家访问台湾特稿联合文学专访徐紅 |
分类: 徐红在台湾 |
(徐红在台南。台湾文学馆参加两岸青年作家对谈会后去采风。许春风摄)
徐 紅
──行走渊上,在炭裏取火
◎許芳綺
徐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協會會員、安徽省散文家協會理事。在台灣得到第三屆葉紅女性詩獎、第三十二屆聯合報文學獎新詩評審獎。2008年出版詩集《水的唇語》。
把外在給予詩人徐紅的所有稱號及獎項一一消去以後,所能見到的徐紅與她的詩,竟全如她的本名「白雪」一樣,是屬水的。縱然她寫自己已「習慣於炭裏取火」,但那都是在現實人生中取出光明面。事實上「水」才是她的詩作中,最重要的主題與意象。
然而,常存於徐紅心中的不只有水,還有無可替代的童年回憶。提到,雖然她在都市裡讀書、工作、生養子女,但是帶給她最大的詩能量,永遠都是她幼時生長在鄉村裡相關物事。無論是〈經年〉裡面,她對於過去的回溯:「我還回來,沿著麥子、葵花/和蘋果的道路/進入草地秋天的腹地/那幽深還在嗎/村莊升起溫暖的炊煙」;或者是〈槐花〉一詩,對於幼時槐花景象的直敘:「我仰著臉看我的故鄉/我江北的童年/我的家園/雪白的槐花」。這些以自然與鄉村為主題的作品,縱然迥異於她現在的生活,卻一直是她寫作時,取之不竭的資料庫。
同時,順著性情發展閱讀習慣的徐紅,在讀物的選擇上,偏好於對生命的禮讚。無論是小學時期所接觸的書本皆是強調積極取向的寓言及童話,或者是中學時期的高爾基三部曲,就連閱讀聊齋誌異時,她也著眼於鬼怪人神之間相互友好的至情至性。出了社會以後,她的閱讀範疇擴大到宗教書籍,聖經與佛教典籍都是她涉獵的對象。她表示,在詩作中所使用到的「神」、「佛」、「創世紀」等字詞都是自然地流洩出她的指尖,化入詩中,本身則沒有固定的宗教信仰,對於來世的觀念也不甚看重,只因這些字詞都可以協助她展現「著重於現實生活」的面向。
“感觉到爱,这水里痛苦的黄金。”
“长满青草的心,覆着雪。”
“你的果实摘取我,我今天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