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自打兴建时起,几百年来一直是皇家游幸及居住之地。波光粼粼的湖面,青翠的琼岛,挺拔的白塔,使这座园林兼具山水之美,如同“海上仙山”。最能体现古都风情的,当数冬日里的冰嬉。
http://s14/middle/4a3e2d45t81e6a81828ad&690
冰嬉大典(清宫廷绘画)(注意看画面中人群之中的皇帝的冰车)
http://s2/middle/4a3e2d45t81e6ac656c91&690
皇帝的冰车
“冰嬉”是满清统治者所提倡的“国俗”。据清乾隆《内阁起居注》记载:每年旧历十二月初八日,都要在西苑三海举行“冰嬉大阅”。清朝高士奇的《金鳌退食笔记》记述:“(太液池)冰上作掷球之戏,每队数十人,各有统领,分伍而立,以皮作球,掷于空中,俟其将坠,群起而争之,以得者为胜。或此队之人将得,则彼队之人中蹴之令远。喧笑驰逐,以便捷勇敢为能。本朝用以习武,所著之履皆有铁齿,行冰上不滑也。”所谓“冰嬉”就是一种冰上掷球游戏,由两组人参加做竞技表演。来自白山黑水间的八旗健儿,不仅把这当作娱乐,更要借此保持八旗战士的勇武本色。
记录:《三百年前检阅冰嬉大典———抢等·抢球·转龙射球·各有定制》:
冰上游嬉,为冬令高尚运动之一种,吾国行之已久。逊清定鼎中原之后,朝廷即有检阅冰嬉之典,至乾隆时代,内廷冰嬉制度益盛,所以习武行赏也。乾隆二年以后,每岁腊月,西苑三海,层冰坚固,于是择令辰,御驾乘坐冰床临观。曩时之冰鞋,极为简陋,系用一直铁条,嵌鞋底中,作势一奔,迅如飞羽,名曰“抢等”去。距皇帝所御冰床约三里外,树立大纛一座,兵士罗列,皇帝既御冰床,(又名柁床)鸣炮一声,树大纛处亦鸣炮一声以应之,于是众兵飞驰而至,御前侍卫立冰上,“抢等”者驰近御座,侍卫则赶快牵之使止。飞驰至者有先后,则赏赐亦有等差。继“抢等”表演者为“抢球”,兵士分左右队,左队服红衣,右队服黄衣。行列既成,御前侍卫以皮球一个,用足猛踢,至中队。众兵争先抢夺,得球者复掷,众兵复抢,往来追逐,前仆后继。继此者为“转龙射球”,走队时按八旗之色,以一人执小旗前导,二人执弓矢后随。凡执旗者一二百人,则执弓矢者人数必倍之,盘旋曲折,奔驰冰上,远望之蜿蜒如龙。距御座近处设一旌门,上悬一珠,名曰天球;下悬一球,名曰地球。转龙之队兵疾趋而至,一射天球,一射地球,中者必获巨赏。复曲折蜿蜒而出,由原路盘曲各归本队。其最后执旗者,系用幼童,以象征龙尾也。其时八旗兵皆演冰鞋,分日阅看,按时行赏。至道光初年,此制始衰。
(摘自1941年1月15日《民众报》)
冰上活动传到民间,成了冬季时尚的体育运动。每届隆冬,北海湖面冰冻如镜,棚铺用杉篙、芦席在上面围出冰场,漪澜堂、道宁斋、五龙亭等茶座仍然卖茶和点心,北海就迎来了它冬日里的热闹。滑冰在青年学生当中尤其风靡,很难想象,当年的男女学生,一概是穿着棉袍子和蓝布大褂溜冰的呢!
上了世纪30年代,北海出现了冰上化装舞会。当我们在老画报上看到表演者的照片时,禁不住啧啧称奇。这里有白髯老翁、中年男子、名媛淑女、青年学生等,他们纷纷挖空心思,争奇斗巧,把自己装扮成千奇百怪的造型,有“满清官僚”、“满洲贵妇”、“乡下妇人”、“银蝴蝶”、“一枝梅”……甚至还有“哈巴狗”!真是会玩,敢玩,玩得漂亮!那古老雍容的北海,想必是天天上演着多姿多彩的时尚景象吧。谁说30年代的北平只是暮气沉沉的古都呢?在这些表演者的身上,分明能看到北京人健康、活泼、青春的一面啊!
记录:《北海冰场一瞥》
天气寒冷,温度降低到零下十八度,各冰场都继续着开幕,北海公园已经有三个冰场开幕了。双虹榭、道宁斋、漪澜堂,它们这三个商店,都以自己的冰面,用音乐和食品来号召顾客。
双虹榭的主顾,多是一群学生与初学滑冰的人,但是也有时发现一两对情侣手挽手地边聊边滑,但大多数均为很快地滑着花样,或四肢朝天而跌倒的人。凡是到双虹榭的人,多是抱定进门就滑的主义者。
道宁斋与漪澜堂两个冰场,几乎都“并”上了,他们的主顾大半是对对的情侣,或是滑的技术特别好的人。最常见的是两个人并肩携手的兜圈子,或是弯着腰用力地跑着,或用着很“帅”的样子,在滑着8字或各种花样。
冰上老将吴桐轩先生,也时常穿着黑缎子的棉袄棉裤,飘着白须,光临在漪澜堂冰场上,玩着童子拜观音、朝天蹬等特别花样,引起四围的一片掌声。
还有一种人,是由双虹榭入场,兜几圈后,向北奔向道宁斋滑去,这叫花一份钱,而滑三个冰场主义者。
但当记者向冰场茶房询问票价时,他很恭敬地回答说:“季票一万三千元,每次五百元,小费随意”。于是记者只好走出冰场,到别处参观去了。
(摘自1946年12月26日《新民报》)
记录:《“老供奉”溜冰》
当年冬天常举行化装溜冰。记得在五龙亭举行时,常有一个六七十岁白胡子飘洒的老者也来参加,表演的全是中国式的溜冰,十分精彩。比如他冰上拿一个朝天蹬,或金鸡独立能一立老半天,这在一般洋学生是没有这样的功夫的。这个老头儿,溜冰时穿一身黑缎子的中式紧身棉袄裤,飘洒着一大把白胡子,十分神气。从他裤腿上缠着绑腿带的古老打扮,看上去似乎像京戏《洗浮山》中贺天保的打扮,岂不知这正是清代末年带点“匪式”的摩登装束,讲究黑洋绉夹袄夹裤、黑缎子棉袄棉裤,谓之夜行衣,这并不是安分人的打扮。时代久远,人只看到这古老的样子,而不知他当年的情况了。据说他当年曾表演给西太后那拉氏看,同唱戏的王瑶卿、谭鑫培一样,是个“老供奉”呢。
(摘自邓云乡《增补燕京乡土记》之“溜冰”)
初版于40年代的《故都变迁记略》对北海公园有以下评价:
三海自辟为公园后,亦招商设酒馆、茶肆,与中央公园同。中南海各殿宇以未完全开放,故酒馆、茶社较鲜。北海则漪澜堂、道宁斋、濠濮间、五龙亭、慧日亭、般若香台等处均设肆,外且于积翠堆云桥西邻水筑屋五楹,名双虹榭。白塔后筑屋数楹,名揽翠轩。天王殿、快雪堂之间筑屋一区,为仿膳社。皆为茶点肆。故都士女夏则泛艇,东则嬉冰,盖为稷园外第一之胜地也。
开放后的北海公园,一则以优美气派的皇家园林风貌吸引游人,二则经营得法,给游人提供了充足的饮食场所和游乐场地,所以长盛不衰,成为可与中山公园相媲美的名园。岁月荏苒,风华不减,到2005年,北海作为公园的历史也足有80年了。对于每年千百万来京旅游的人们来说,除了故宫、长城、颐和园,北海也是不可不去的地方!
本文摘自学苑出版社出版,王炜, 闫虹编著的《老北京公园开放记》。
http://www.book001.com/images/upload/978-7-5077-3147-7.jpg
曾几何时,皇家园林宫禁森严,黎民百姓不要说踏步其中,甚至连窥探的机会都没有。民国时期,这些发生过一幕幕改变中国命运历史剧的神秘莫测的宫苑,开始向平民老百姓开放,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民主的进程。本书选取农事试验场(动物园)、中央公园(中山公园)、城南公园(先农坛)、京兆公园(地坛)、北海、天坛、颐和园这七座公园,讲述了它们开放前后的历史和故事。
欢迎访问学苑出版社网站,在线购书全场8折优惠起:http://www.book001.com
或拨打优惠购书热线:010-6760110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