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45471874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周明陶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0
博客访问:
65,414
关注人气:
4,941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初秋登石鼓名山游达摩十八景和涌泉寺
(2020-11-30 10:27:09)
标签:
鼓山
十八景
涌泉寺
魏杰
达摩洞
分类:
神州漫游
也是一个初秋时节,我去游览了福州市郊的鼓山风景区。从市区去鼓山真的挺方便的,景区离市区也就八公里。有公共汽车可以过去,打车更方便。鼓山海拔870米,以山顶有巨石如鼓而得名。据说每到风急雨骤之时山顶即会传出类似击鼓之声。听来就觉得很是神奇。以前我是只要有山就想爬,随着年龄往往爬山就和游览有了矛盾。如果爬山就没有时间和体力观景了,所以只要有缆车上山就坐缆车。这些年中国旅游景区的发展很快,很多景区都有了登山索道。上鼓山我也是坐的缆车。
鼓山风景区不是一个小风景区,是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景区范围也很大,山峰、洞壑、摩崖石刻随处可见。不过最主要的景点有两处,一是古刹涌泉寺,另一处是因诗人魏杰整理并题名的十八景风景区。说这两个景点最主要还有一个理由就是鼓山风景区里只有这两个景点收门票。我们已经到了全国景区都免门票的年龄了当然选收费而对老人免票的景点咯。
[1]鼓山牌坊。步行登山道从这里开始。虽然这是一条登山古道,但现在修缮的非常好。
[2]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放弃了步行登山观景的打算,坐缆车而上。
[3]到缆车上站就能看到一座亭子,名为眺望亭。在这里可以极目远望,纵览鼓山风光。
[4]不远处就是鼓山十八景公园。这个公园显然是现代为收费而围起来的,先前的鼓山绝不会把清代诗人魏杰按民间传说整理出来的十八景划个圈围起来。
[5]达摩洞外有一个摩崖石刻,刻下了清道光年间诗人魏杰根据民间传说和他观赏到的自然景观整理出来的十八个景观并题刻于此。仔细看会发现魏杰题写的达摩洞十八景的说法竟然和公园导游图上标注的十八景稍有差别。回来百度一下发现百度上的十八景名称倒是和石刻一致。
[6]十八景之“千佛梵宫”。罗汉台上方的佛窟两字是清代涌泉寺主持道霖题刻。
[7]此景之所以被称为千佛梵宫是因为这里有道霖主持题写的88个佛号。这块巨石上摩崖刻着55个佛名。
[8]这里还有33个佛名。
[9]这岩壁看上去很像瀑布。
[10]果然,这里刻着“石瀑”两字。
[11]十八景之“南极升天”。
[12]依石阶而上视野相当开阔,上山的索道车像一条彩色的项链悬挂在鼓山的山腰上。
[13]一路攀登会路过登高台。
[14]再经过望洲亭。
[15]就到了达摩洞,洞壁刻着“面壁”两个字,洞内供奉达摩塑像。这是十八景的“达摩面壁”。
[16]十八景之“仙猿守峡”。
[17]鼓山上的摩崖石刻真的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山上摩崖石刻不下300处,单宋代石刻就有一百多处。单摩崖石刻就以“鼓山摩崖石刻”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8]这是晚清的。
[19]这是民国的。
[20]据说鼓山上还有朱熹米芾等名人题写的石刻。只是我没有时间去专门寻找。
[21]山景。
[22]鼓山是不是就因此而得名?那个风急雨骤之时就能传出击鼓之声的地方是不是就在那里。
[23]坐落在鼓山山腰里的涌泉寺是鼓山风景区的主要景点。始建于783年的涌泉寺被称为闽刹之冠。天王殿就是寺院山门。门额上“涌泉寺”泥金匾额还是1699年康熙皇帝御书的呢。
[24]知恩报恩石碑。
[25]天王殿前有两座陶土烧制而成的千佛塔,左右各一座。千佛塔八角九层,塔身一共有1038尊佛像。千佛塔是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由工匠分层烧制的而后一层一层垒砌起来的,足见当时制陶工艺水平。
[26]从台阶走上去就是大雄宝殿。涌泉寺位于鼓山山腰,以大雄宝殿为中心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大雄宝殿初建于五代开平二年(908年),现在看到的是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的。整个寺院没有采用我国传统的中轴线格局。
[27]殿内供奉披汉装的释迦牟尼三世佛。在灯光照耀下金碧辉煌。整个大殿巨柱矗立,飞梁凌空,加上彩绘的天花板绚丽夺目。
[28]大殿两侧是十八罗汉。
[29]观音阁。
[30]观世音菩萨石像。
[31]逥龙阁。
[32]离开涌泉寺时有一条下沉式的通道,两侧排列着佛塔,牌坊匾额上是光绪丁酉(1897年)涌泉寺方丈妙莲法师写的“回头是岸”。
[33]牌坊背面匾额上写的是“万福来朝”。往里走是万福来朝,往外走是回头是岸,这一里一外,一进一出是不是有点意思。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东瀛散记】秋色染红的日本庭院有多美
后一篇:
三坊七巷,古老坊巷格局塑造的民间社会文化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