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的↓木槿花
—————————————————————————————————————————————————
木槿花,(英)Shrubalthea
Flower,别名白槿花、榈树花、大碗花。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花。
形态:落叶灌木,高3~4m。茎多分枝,幼枝密被黄色星状毛及茸毛。叶互生,卵形或菱状卵形,长4~7cm,宽2~4cm,不裂或中部以上3裂,基部楔形,边缘有钝齿。花大,单生叶腋,直径5~6cm,花柄长4~14mm;小苞片6~7,线形,有星状毛;花萼钟形,5裂,有星状毛及短柔毛;花瓣白色、红色、淡紫色等,常重瓣;雄蕊和柱头不伸出花冠。蒴果长圆形,长约2cm,顶端有短喙,密生星状毛。种子褐色。花期7~10月,果期9~10月。全国有栽培。
采制:夏、秋季花初开放时采收,晒干。
性状:花呈不规则形,工1.5~3cm,宽1~1.5cm,基部钝圆,柄短,苞片一轮。花萼灰绿色,裂片卷缩或反卷;花柄、苞片、花萼外均有细毛;花瓣10枚,皱折,淡黄或淡紫蓝色,倒卵形,基部密生白色长柔毛;雄蕊合生成蕊柱,花药多数,呈紫黑色。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含皂草黄甙(saponarin) 、肌醇( inositol)、粘液质。
性味:性寒,味苦。
据查木槿花,有白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粉红色的,与朝霞相映,与晨风伴舞,花枝招展,十分美艳,民间又称美女花。
从夏到秋,木槿花朝开暮落,日日不绝,天天生新,所以颇受读书人的喜爱,往往借此每日生新的花朵,以寄托自己的抱负:“士不长贫花不悴,一番风雨一番奇。”
人们喜爱木槿,还在于它的药用价值,木槿的花和根皮,均可入药。唐代的《本草拾遗》即已正式收载,作为“止肠风泻血”的药物。《本草纲目》又补充“治赤白带下”的用途。清代的《本草纲目抬遗》则强调说:“杀虫,为治癣良药。”民间用木槿花煎水洗头、洗脸,可治头皮瘙痒,还有助于美化容颜。
木槿皮的清热、杀虫、止痒功效,比木槿花更胜一筹,是外用治疗皮肤疥癣的良药。一般用酒浸泡外擦,或用水煎煮熏洗。《王仲勉经验方》用木槿皮研成细末,加醋调匀,外敷治疗铜钱癣;《简便验方》用木槿皮浸汁,磨雄黄外擦治癣;还有人将木槿赔入治疗神经性皮炎(俗称牛皮癣)的外用药水中,也有一定疗效。
注意:另有一种“土槿皮”,也可以外用杀虫止痒,治皮肤疥癣,但有毒,切忌内服,一般人难以区分木槿皮和土槿皮,所以为了安全,使用木槿皮仅限于外用。

我的相关博文:入药之——凌霄花
入药之——合欢花
鱼腥草的传说
新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