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养大四学生,有何不可?

(2009-11-19 10:08:40)
标签:

大四学生

毕业

求职

80后

90后

大学生

教育

情感

校园

杂谈

                            放养大四学生,有何不可?

              放养大四学生,有何不可?

    大学生怎么培养是个复杂的问题,向来争论不休。而近日有记者调查之后,称发现大部分学校本科4年变3年,大学四年级学生“名存实亡”了,而高校为了就业而“放养”大四学生,而大四空巢现象十分普遍,很不利于培养人才和研究学问。(11月18日《中国青年报》)

    看完之后,不觉哑然。大四学生不在课堂就一定表明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根据主观判断,这个结论似乎正确。但是,不管针对什么情况如此轻率地下结论是不理智的,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待和评价“4 年变3年”现象。
   还记得校园里有一个经典笑话:“大一:你怎么迟到了?大二:你今天怎么没上课?大三:你去上课吗?大四:你怎么上课去了?”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是从笑话的侧面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中心任务也在发生着变化。
  而大学的培养计划中,明确的可以看出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是有不同要求的。一般而言,大四是本科学习的最后一年,需要更好地与学生的毕业相衔接,更多偏重于实习性课程、社会实践、毕业设计以及学术论文的撰写等,将纯粹的课堂学习的比重下降是很有必要的。
  实践性课程加大,看上去似乎学生的自由度大了,管理宽松了。但其实这都是学生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代表对大四学生学习就不重视了,有志于深造的同学不是还在教室里吗?从大一的重基础逐渐到大四的重能力,重运用上转变是是适应发展的。
  因为,这种转变源自现在的用人单位对学生素质的要求的提高。而且用人单位的评价体系也很复杂,更多的都在强调资格认证,所以学生在整个大学里忙于考证考级,实践实习,所以现在大学本科生在大四阶段、研究生在最后半年时间不是实习就是找工作。
  当然,现在各个高校的发展水平不同,不同的学校对大四学生的管理确实存在较大差异,也确实存在对大四学生疏于管理的现象,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就业率而放松质量要求。
  但是这绝不是说“放养”大四生就是罪大恶极,如果说“放养”的方式有问题,我觉得就是没有区别收费。大学四年的教学有很大变化,到了最后一年基本上已经没有课了,却还还守着高价学费不往下降,学生什么都没有“消费”,基本“无偿捐献”给学校了,我看这收费方式倒更有讨论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