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娜仁琪琪格诗歌:然后停了下来  又是十年

(2008-12-22 23:04:11)
标签:

中国

网络

诗歌

佳作

评赏

(下)

分类: 网络诗歌佳作评赏/上下

    娜仁琪琪格诗歌:然后停了下来  又是十年

              简明   薛梅

   
能够被旁人一眼识别并呵护的人,娜仁琪琪格算一个。娜仁琪琪格显著的人格识别符号是:温润如玉。
    岩石因玉而坚硬,沙砾因玉而柔韧。
    玉养人,玉养性,玉养心;玉的涵养温润人生智慧。
    娜仁琪琪格诗歌,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生命链:温婉、端庄、和顺、理性、自然。这样的以无心为心、以无为而为的“见素抱朴”的诗意伸张和表达,让人侧目。柔韧的坚守、恒常的寻找、隐伏的忧伤、小小的对抗、浅浅的拒绝,娜仁琪琪格身上闪耀着一种通达而又不乏忧伤、坚定而又不无偏执的恰如其分的知性慧光。

    娜仁琪琪格是一位“有着汉族女子的外貌特征,心却是蒙古人的草原与天空”(娜仁琪琪格语)的少数民族诗人,这就必然决定了她于现实与梦幻间的游离姿态,娜仁琪琪格是现世的,又似乎源自远古,她面对城市的狭仄,又遥望着辽远的草原,她是顺情适性的,又必须抗拒牵引我想停下来  找到那枝玫瑰/那束百合  那几朵白菊/她们在路上缓慢地走着  她们不曾被谁领走/我想停下来  找到疼痛/颤栗  在寒中找到暖/找到丢失多年的泪  一个女人不再有泪光了/也就不再美  我想在泪光中/再次看到你的惊慌  喜悦/手足无措  孩子般的眼神//。

    读娜仁琪琪格诗歌,像看一幅尘封久远的经卷,有一股似有似无、似浓似淡的宁静的叹息于天地间生出、从历史中走来,并慢慢渗入读者心际,那是一种灵魂的缓慢浸润和氤氲。她的语速舒缓徐徐,语感从容静谧,而内心的流程却有着深暗的忧伤,一如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终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况味。

    诗歌《然后停了下来  又是十年》是一首用笔极为老道的佳作。在诗意的进程和情绪的静动中,娜仁琪琪格始终把握着语言的节律,“停下来”、“慢慢地”、“缓慢的”、“轻轻的”,这样的字词一再出现,像一种心理暗示,引领读者走向沉静、内敛、从容和淡然。“我想停下来  什么也不干了/用十年的时间写一首诗”,这样一种温婉着东方性情之美的开篇,应验了诗人里尔克的名句“一句好的诗,背后是十年的沉积和生活”。这样的经典诗句,并无方向上的定位,并无自南向北,或自东而西,或自北向南,自西而东;回旋只是一种延续“如果是这样  我再续上十年/往下写这首诗  轻轻的  慢慢的/然后停了下来  又是十年” 。这样的回旋和延续,显然来自于一种内心的方向感,笃定、大度、有容。
    娜仁琪琪格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有意将喜悦拉长,拉成缓慢而美丽的过程。然而一切的过往总是要归于沉积或消隐;当某一天的某个时辰,记忆被经意或不经意的点燃,那“在某一些关节上/精雕细刻  轻轻抚摸”的往返,像极了一片悄然划过湖面的水漂,波纹尽现;“我一再想到”,“一再”是记忆的沉淀又浮起,“那个冬日  暖阳”就自然而然、不落窠臼而清晰地呈现出来“在时光的鳞片上  两条腾跃沉伏/沉伏又腾跃的鱼儿  它们反反复复/刺伤了我的双眼  让我在那里找到了温存”。“时光的鳞片”,是思维又是行为,是精神又是体态,是胶着又是抗拒,优美、诗意、温性,惆怅、叹息、孤寂,泛着银色的光。

    诗人以复沓回旋的方式反复强调着“我想停下来”,时光就像一个旋转木马,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以成长的名义飞速旋转,使“想”字成为一种悠长的人生宿命。来路上“玫瑰”的热情、“百合”的美好、“白菊”的恬静,似乎都是命运的所指与所在“找到那枝玫瑰/那束百合  那几朵白菊”;“我想停下来  找到疼痛/颤栗  在寒中找到暖/找到丢失多年的泪”;“在寒中找到暖”,“寒”与“暖”对立又包容,它们之于现实与梦幻,之于此在与彼在,之于流逝与拥在,之于分离与怀想,一如时光女神在回望和寻找中粲然一笑而又潸然泪落;十年又十年,十年又十年,时间的长河没有止息,生命的咏叹就没有停止;一次次“停下来”,一个个“十年”的寻找,似永恒的定格,不曾变化;有与无、实与虚、具象与抽象、有限与无限,不能分离

    我不会在此上车的   更不会在此下车

    车开过我会淡淡地笑

    摇摇头  仿佛一切都过去了

    过去了……

    春天去了冬天来了

 

    我上班的时候

    公车拐到第十四个弯

    我下班的时候

    公车拐到第六个弯

    不会错的  既便是我读书读得很投入

    也会突然抬起头  不会错

 

    冬天去了 春天又来了
        ——公车拐入某某胡同

    娜仁琪琪格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反观生命的过往,时光与她有一种洞彻的直觉。《梦里梦外》、《距离》都闪现着从容恬淡的智性之光。《梦里梦外》以细碎的地理标志,制造了两个神秘的“气场”,没有音节跳动,只有场景转换中的“时光俯身”是谁的心在废墟之上  颤栗与枯萎/那个傍晚的惊鸿一瞥  让我看到/——前尘往事//;《距离》则是人与我、人与人、人与物,在“一起闪现”从北京到天津的距离/是一棵老槐树到  另一棵老槐树的距离//从我到你的距离  或者说/从你到我的距离/是从海角到海角   从天涯到天涯//

    诗人里尔克说:“于是时光俯身,触动我”。谁能看到“时光俯身”?
    娜仁琪琪格诗歌,“触动”的是心灵!

  

附:娜仁琪琪格诗歌

然后停了下来 
又是十年 

 

我想停下来  什么也不干了

用十年的时间写一首诗

慢慢地  在某一些关节上

精雕细刻  轻轻抚摸

我一再想到  那个冬日  暖阳

时光的鳞片上  两条腾跃沉伏

沉伏又腾跃的鱼儿  它们反反复复

刺伤了我的双眼  让我在那里找到温存

 

我想停下来  找到那枝玫瑰

那束百合  那几朵白菊

她们在路上缓慢地走着  她们不曾被谁领走

我想停下来  找到疼痛

颤栗  在寒中找到暖

找到丢失多年的泪  一个女人不再有泪光了

也就不再美  我想在泪光中

再次看到你的惊慌  喜悦

手足无措  孩子般的眼神

 

如果是这样  我再续上十年

往下写这首诗  轻轻的  慢慢的

然后停了下来  又是十年

 
梦里梦外


当我再一次写到  烟袋斜街

写到银定桥  写到摇橹船

船上的灯盏与古筝  流水中的清音

起起伏伏  它们高不过酒吧中的摇滚

当我举起杯盏  或依栏远眺

穿不过的人群与喧哗  梦里梦外

 

当我再一次站到银定桥上

潜伏已久的疼痛与苍凉  如大鸟一般

抖然飞起  又跌落水里

是谁的心在废墟之上  颤栗与枯萎

那个傍晚的惊鸿一瞥  让我看到

——前尘往事

 

哦  当我微笑  当我再一次举起杯盏

当我为朋友讲述  鼓楼  什刹海

冒儿胡同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里的店铺

老玩意以及糖人兄弟

 

我这样说

现在你向河边望去  已找不到了

那道风景——吹糖人的兄弟们

他们被赶走了  可是

他们是应该留下来的  留在这里传承着

北京的小玩意儿  老手艺

如今  这一切都不存在了

 

都不存在了啊   梦里梦外

烟波一样地来了   烟波一样地走了

 

距  

 

从北京到石家庄的距离

是一棵老槐树到  一棵法国梧桐的距离 

说这话的时候  我还看到了

蔷薇花正你追我赶地开  成群地开

 

“春天仿佛一夜之间就到了”

和老槐树   梧桐   蔷薇花

一起闪现的    还有某一个春天的清晨

你发来的短信

 

从北京到天津的距离

是一棵老槐树到  另一棵老槐树的距离

这话我重复了两遍   同事开始笑我

 

让她们笑去吧   因为她们看不到

从我到你的距离  或者说

从你到我的距离

是从海角到海角   从天涯到天涯

 

公车拐入某某胡同

 

我每天都会  想你两次念你两次

你不会知道

 

每天是定要上班的  每天是定要下班的

公车定要拐入某某胡同

远远的望见那个胡同高举的标志

就像望见你  或者说你就是那个标志

你的名字被谁喊出

深藏的秘密被谁戳穿

 

我不会在此上车的   更不会在此下车

车开过我会淡淡地笑

摇摇头  仿佛一切都过去了

过去了……

春天去了 冬天来了

 

我上班的时候

公车拐到第十四个弯

我下班的时候

公车拐到第六个弯

不会错的  既便是我读书读得很投入

也会突然抬起头  不会错

 

冬天去了 春天又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