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大陆之行 |
提问:在您单独抚养她的过程中,孩子是不是在父爱方面会欠缺?
胡因梦:这方面我会注意到,因为我的秘书有哥哥,有姐夫,这些人非常善良,他们会给这个小孩很多的关爱,反而是一个大家庭。我觉得孩子有时候她很怕一个小家庭的氛围,就是老见到这两个人是多无聊的事情,所以一个很多人的家庭,像我们古时代的家庭是很好的。
主持人:提醒大家让孩子多接触社会,亲戚朋友多一点更好,没有亲戚朋友要多接触社会,要有自己的朋友圈子。刚才这个女士问得特别好,有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知道他的父亲是谁,但是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他要长大,你能瞒到什么时候,不如让他早知道,把一些道理讲给他。
胡因梦:我觉得我们不要低估孩子,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小孩子一个一个都有他的领悟力和聪慧,你只要好好跟他讲,把他当成成年人看,不要认为是一张纸,你好好跟他讲,他是能接受的。
提问:我看到你的书很感动,里面有一些和李敖的关系,我觉得你对他分析得很好。你从认识李敖,到跟李敖分手,从你学习身心灵的课程之后来看,他的性格是怎么样的?
胡因梦:我写这传记的目的是帮助大家了解,我们会去苛责一个人,是因为我们对他不了解。我在跟他共处的过程里,他有很多在我看来是跟一般人作风不太一样的对待人的方式,或者他的思想言论,这里面是有深层的原因的。很可惜我在跟他相处的过程里,很少分析彼此的童年经验,因为他是注重外面,注重政治这些东西。我对外在的现象基本上没那么大兴趣,我对人性有兴趣,所以这部分我们的交集不多,我也没研究他小时候是怎么回事。后来我辗转听到有一些跟他很长年的朋友讲,他好像有七八个姐妹,他是家里面唯一的一个独生子,其他的全部是女人,就是一群女人围着一个小男孩长大的。他小时候一定会得宠,他对女性的权威一定有某部分的障碍,因为女人太多,姐姐都把他当小萝卜头,所以我觉得他跟女人相处有一种深层的恐惧,这个深层的恐惧是他害怕在两个人的关系中会变成弱势,所以他要非常强势的,就是变成一个完全掌控的状态,他才能有安全感。譬如说我出去慢跑,我在书里讲,我出去慢跑一个小时,回来他就说,你以后不可以慢跑,我说为什么?他说你出去会跟别的男人眉来眼去,这是一个掌控性,而且有很深的不安全感。这个不安全感心理学有一本书叫《唐璜情节》,在欧洲古代出现一个情圣唐璜,他对情爱上瘾,事实上李敖有这样一个上瘾症,也就是说他在一个亲密关系里面,他没有办法完全敞开他自己,没有办法把他的脆弱面很坦然地呈现出来,然后跟人家交心,他在一个关系里很容易会厌倦,或者没有办法达到他想要的那个感受,他就会换伴侣,就上瘾,不断地换。事实上里面也有一种唐璜情节,就是想要炫耀他的某种魅力,这个背后就是自卑感,就是深度的自卑感,越逞强,越表明他心里的自卑和自信心是不够的,最有信心的人会是仁慈、柔软的。
提问:听了胡老师讲,把我的心理问题解决了,我在禅修上有一点研究,以前对《金刚经》不太了解。
胡因梦:事实上发展出宗教,它的目的就是要自我解脱,可是每一个宗教演变到后来就变成形式化了,然后才会产生这么多的宗教战争。你看现在世界局势,最严重的就是宗教战争,中东全部是宗教战争,所以人类必须要突破宗教的形式,真正深入自己的内在。像克里希那穆提这样的智者提出来,他说打破外在的形式,真正从内心里开始下工夫。克里希那穆提他是20世纪,在印度有人认为他跟佛陀领悟的境界是一样的,他是现代佛。
提问:您在遇到情感被困惑的时候,是母爱的力量让你过来的?还是有一个宗教信仰?
胡因梦:其实不是宗教信仰,是心灵修持、自我觉察,帮我突破所有的困境。
提问:我先向您表示感谢,我原来有一个特别幸福的家庭,爱人也是高高大大,非常英俊,但是他去年十月份,在旅途中猝死。我有一个六岁的小男孩,我也非常的困惑,我也一直没告诉他父亲过世了,一直说是出国,我想问问您,这种问题我应该怎么跟他解释,怎么跟他说。
胡因梦:还是要把真相告诉他,跟孩子谈,是死亡,父亲并不是从此就消失了,他只是从这个地球暂时地消失了,他整个的心灵,我们佛家讲这个意识不会消灭,除非我们进入涅槃这个意识的存在感才会消失,否则的话这个意识是一直有的,所以爸爸并没有完全不见,这是换种形式存在在不同的空间里,不同的次元里。甚至在很多西方的濒死经验里都研究发现,我们生前相爱的人,死亡以后都会相遇的,他们的意识会来迎接我们,如果你对你先生还有很多的情感,很多留念,还有孩子对爸爸的留念,可能你们离开人世会重逢。
提问:我单身已经16年了,我单身的情况是很典型的第三者插足,但是这十年我的情况越来越长,我不知道是不是正常,我觉得单身是一个再生的过程,我觉得我现在,如果我没有被抛出这个家庭,我可能像有一些人天天单位、家、学校,我虽然现在也还是抚养自己的孩子,可是我的精神世界会比有家的人丰富一点,您认为一个女人的状态在家里她会更好,还是走出家更好。
胡因梦:我刚才一开始就讲,我们人生中遭遇到的命运没有一样是意外的,也就是说我们今天会形成单亲的形式,代表着我们的心灵在这一生,她想要学习更独立的可能性。因为有一个伴侣在你旁边跟你互动合作是一个学习,没有一个伴侣你独自面临这个世界和带小孩是另外一个坚定的学习,培养我们自给自足,如果我们把这个学会,我们就有很大的长劲,所以不要认为这个是不完整的,我们从更宏观的、从更深的角度看,我们在学习更深的地方,要克服它。我们把所有的事情当做一个功课看我们会心甘情愿,甚至可以接受他,没有任何的遗憾。
提问:今天有幸听您讲课,如果没有遇到你,我们怎么了解您的情况。
胡因梦:立品图书公司出了许多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他在20世纪被认为是真正的世界老师,他在西方世界影响人的太多太多,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精神导师。在100多间大学都有开他的思想课程。而且他不只是思想,他是现代佛家讲的中观,也是西藏密宗的大圆满。
主持人:胡女士的讲座咱们就告一段落。
胡因梦:我想最后帮助大家体验一个东西,我们体验一下什么叫“体验在当下”,我帮大家做一个导引,帮助大家体会自己的自信。我们把我们的心完全收回来,安安静静地坐着,然后我带引大家体会,我们以为生命真正的精髓是在身体每一个部分,有人说那个灵在心这个部分,有的人说在丹田的部分。有人说这个心,一个灵在体外,可是事实上这个灵的作用力就是能知、能觉的作用力,它能够觉知到一切,这个觉性就我们的神性,我们的佛性,我们的自信,也就是柏拉图说的本体,这个本体它能知能觉。它能够知觉到自己的手,能够知觉到自己的头、身体、腿、脚,表示它的范围是超越手、身体、脚,它是超越这个肉身的。然后我们的耳朵也是这一个心或者是灵魂的作用力之一,我们耳朵的听觉,它能够听到现在这个屋子有很多的声音,有手机的声音,有人扇扇子的声音,有冷气机的声音,它能够听到这么多的声音,而且范围很宽广,像是一个360度的广角镜一样,它能把周围的声响都听进来,代表着它的范围,事实上在这个空间里,甚至它的范围是比这个屋子还大的,因为既然我们能听到这么宽广的声音,表示它耳朵的听觉能够扩及到什么地方,我们听觉的范围就有多大。如果我们今天走在一个旷野,这个旷野有很多的万籁在此起彼伏发出声音,那个空间感有多大,我们心的范围就有多大。如果我们走到一个高山上,眼睛向四周放眼望去,看到四围有很大的建筑物,看到天,甚至看到城市里空气污染雾般的状态,我们会看到360度广角镜,代表我们视觉的范围其实是比天地所能及的这个范围还要宽广,所以我们觉性,我们的本体,我们这个神性,它的范围是无量、无边的,它的范围是极其宽广的。它比身体要宽,比屋子要宽,比外面的环境任何一个场域要宽,它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及,海阔天空的。但是只要你的心一产生一个执着的焦点,一在乎某件事情,或者执着某一个人、情感、金钱,我们的脑子就开始把这么宽广的一个存在感缩小在一个焦点上,这时候我们就开始把我们心意识的范围缩小了,也就是说我们小看我们自己的,我们把无量的觉性变成一个狭隘的空间,所以越是缩小焦点,越是执着,越是想要掌握、拥有任何的人、事、物,其实我们内心世界更狭隘,只要我们把世界的狭隘放开那一刻,我们无量会发挥宽广的,延伸的功能。如果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里,随时随刻把自己拉回到这个状态,维持住一个清清醒醒的觉察,觉察到呼吸,觉察到现在身体里的感觉,如果气在动,就去觉察这个气在动。如果腿酸就觉察腿酸,如果头很重,就觉察头重,不要抵抗,不要压抑,也不要想改善,我们的心不形成一种二元对立的挣扎,是什么就是什么,当下感受到什么,觉知到什么,就接受它。然后我们的心再扩张到周围的环境的声音,透过听觉把声音都听进来,寥寥的听,所有的声音我们都平等的听进来,我们把心量张开、扩大,但是维持清楚的觉察。如果我们随时随刻能够拉回到这个状态,安住在这个状态,我们这一刻就是解脱。解脱不在明天,也不在死后,天堂不在彼岸,净土也不在彼岸,就在这个当下。其实解脱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一件事情,只要能把心里面缩小焦点的挂碍一放下,立刻就可以解脱。如果我们安静下来感觉到很不舒服,如果安静下来感觉到很疲惫,就代表我们要开始调理身体了。
主持人:精彩的演讲就结束了,我和大家有一样的感觉,就是意犹未尽,还想有机会再听。胡因梦女士通过亲身的经历,和不依不饶人生奋斗的历程,以及单亲家庭中母与子,父与子的沟通,如何进行爱的教育的讲座,语言幽默、生动、朴实,理论贯穿在事理当中,可以说听君一堂课,胜读十年书。我想大家可能跟我有一样的感受,最后我们大家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对胡因梦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胡因梦:谢谢大家,谢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跟你们交流,希望以后有机会遇到你们,我们希望这些书籍能带给大家帮助,再会。
主持人:我们共同祝愿胡老师身体健康,青春永驻,青春漂亮。
(END)
前一篇:爱在单亲家庭中(之三)
后一篇:外在环保与心灵环保(之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