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一说“底”字的踪迹

(2007-04-06 16:23:52)
分类: 《落在你的房檐》杂文

今天IT博客中有篇文章《鲁迅有本事硬译ON-THE-FLY吗?》谈到:
“[底]是鲁讯创造的助词,他认为的、地、得不够用就又造了个底”

我印象中应该不是这样。记得1919年新文化运动之后,现代文学的祖师爷们大致都采用了“底”这个助词,不是鲁迅的发明。它的规则似乎是:

形容词——名词  用[的],例如:白色的桌子
形容词——动词  用[地],例如:快速地通过
动词——形容词  用[得],例如:痛得难受
名词(包括代词)——名词用[底],例如:我底诗歌、航船底桅杆、知底能力、道德底概念

后来,所有用“底”的地方被“的”合并。
现在,“地”也逐渐被“的”合并了。

这些事情,现在的人一般不关心了,权当我孔乙己一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