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郝明義
郝明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549
  • 关注人气:1,0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第四道阅读需求的后遗症

(2008-12-05 09:23:05)
标签:

文化

分类: 有关出版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把思考并欣赏“社会制度之美好”,和“多元行为之美好”这两种阅读需求放到一起。
  这和重视法治之后,才会重视人权是类似的道理。一个社会里,有越来越多不是以政治、社会、法律、经济、伦理等主题为研究专业的人,却对政治、法律、经济、伦理、文化等作用感起兴趣,乐于思考并讨论(或辩论)这些制度、体系、机制的运作,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欣赏,最起码可以尊重,与自己主张、理念、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的行为。
  反之亦然。一个社会里越来越只剩下非蓝即绿,非独即统这种截然两分的思考习惯时,大家就越来越没有意愿,没有机会,更没有力量去讨论(或辩论)自己社会里所可以改善的政治、法律、经济、伦理、文化等制度、体系与机制。
 
  一个社会在阅读文化的七道阶梯上,站不上或站不稳这第四道阶梯的话,很难再更上层楼。不是说这个社会里后三道阶梯的需求就完全不存在,甚至也不是说我们必须要有多少多少这样的人(因为金字塔越往上层的基数本来就越少)。而是说,以七道阶梯组成的阅读文化的金字塔而言,第四道阶梯破损或者不存在的话,这个金字塔是不成形的,后三道阶梯和前三道阶梯是分断的,彼此构不成互动的刺激与养分。
 
  如何养生,如何美容,如何理财,如何从一些成功人士身上掌握他们的秘诀,如何让人生受到一些启发,如何吃喝玩乐等等──这些属于基本的阅读需求,当然永远存在,也永远有供应需求的出版物可以造成畅销现象。同样的,一个社会里,也总会有人在追求多元知识的相互激荡,或是对知识的创造有所贡献,或是知识的终极之美。但是没有一道衔接的第四道阶梯,这两类阅读需求就各自分断,难以相生相长。
  人数本来就多的前三道基本阅读需求和创作中,没有环境和氛围可以让一些人拾阶而上的话,人数本来就少的后三道阅读需求和创作,终究难免萎缩。后三道阅读需求和创作萎缩的话,前三道基本阅读需求和创作也就难免原地打转,原地消耗。
 
  ◎
  网络带动的数字革命,对传统阅读需求造成冲击,固然是一个全球性课题,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为之苦恼,但是随国家和地区之别,苦恼也各自有别的原因,正在这里。
  网络与数字阅听,冲击最大的,是阅读的前三道需求。养生、美容、理财、成功秘诀、人生启发、吃喝玩乐,甚至一些艺术之美的入门,网上大量免费的内容、新奇的表现方式、方便讨论的社群,大幅削减了过去只能从纸本书籍中获得满足的需求。这是全球性苦恼的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网络与数字阅听而有的苦恼,往往又各自有别的原因,则在于他们社会所拥有的阅读需求的七道阶梯,以及这七道阶梯所形成的阅读文化的金字塔,结构和内容都有所不同。
  有些国家和地区,虽然整体人口不多,以人数而论的市场不大,但是他们社会里面阅读需求的七道阶梯,却完整存在。这样的社会,虽然基层的传统阅读需求也受到网络及数字阅听的冲击,但是因为七道阶梯的金字塔结构完整,所以会产生两个效果:第一,七道阅读需求和创作自成循环,循环里的相生相长不受影响;第二,这个自成循环的七道阅读需求,也就比较有力量也有机会,把网络和数字阅听所带来的冲击力,转化为对自身的锻练力。也就是说,化外力为内力。这种社会的例子,我愿意举荷兰。
 
  另有些国家和地区,虽然以人数而论的市场很大,或者说相当可观,但是社会里面阅读需求的七道阶梯,却分断、破损。这样的社会,就算基层的传统阅读需求很大,也非常容易在网络及数字阅听的冲击下遭到侵蚀。结果也产生两个情形:第一,七道阅读需求分散零落,无从自我循环,无从把网络和数字阅听的冲击力化为锻练力;第二,社会里呼吁、推动基础阅读的人所在多有,但是努力往往形同沙上筑塔,在网络及数字阅听浪潮的冲刷下,辛苦与作用难成比例。
  过去二十年,台湾社会一直流失稳固第四道阅读需求的机会,今天碰上网络与数字阅听席卷而来的风暴,看来是载浮载沉,实际状况可能更为棘手的原因,正在于此。

 

(系列三之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