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物访谈--Akibo(4):像酿酒一样地酿梦想

(2007-06-04 11:23:02)
分类: 他们说

  ○:如何观察图像阅读、网络阅读及联机游戏?
  ◎:这是一个新的媒体与平台。但不应该与实体脱节。
  我是五年级生。在文化大学读书的时候没有计算机,所以每天要赶去台北车站学Basic语言。后来别人又去学什么程序语言的时候,我问老师我想象中要学的东西该去哪里学,他说那只有NASA才有了。
  之后一九八五到九一年的时候,我做唱片设计。音乐界的人都爱用Mac,所以觉得很好玩。
  但还是会在我的创作里加入手工的元素。如“新宝岛康乐队”就可看得出来。这是自己养成教育过程中的影响。
  而Angelo将来长大后,肯定不是这个样子。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不必管前人或是后人。工具就在你手边。而且工具会改变作品的面貌。如甲骨文是用刀刻出来的。到毛笔发明出来后,不用刀刻了,但是写的字还是大篆小篆,隶书等等,还是要摹仿那些刀刻的字形。要到好几百年后,才懂得用毛笔的特性,来写行书、草书。
  照相机出来后,有一阵子大家都说画画的人没得混了。但是其后有梵高、毕加索、马蒂斯。各人从不同的方向,提供了绘画可以摆脱照相机只是写实的特性。
  今天的计算机,也还有太多处女地要开发。我刚开始做AkiAkis的时候,Flash才2.0。现在已经7.0。
  工具越来越扁平。但最重要的反而是最基本的创造力。李长俊在《西洋美术史纲要》说艺术最迷人的,在于它有无限的可能。
  今天的时代和过去不同。过去,是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的时代。所以大家都想保有许多东西。而我要做AkiAkis,则是希望当场就带给别人感动。而不是挂起来,不让人弄坏。
 
  ○:如何具备网络上多媒体创作的条件?
  ◎:交通工具很多。你要学什么技术,必须先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台湾的freelancer很多,但是大部分人不知道要画什么。
  我则有一个信念,我的作品都可以在实体世界印出来表现。我和小孩用面包做机器人pizza也是这个道理。
  总之,我相信作品不应该只是躲在screen后面的东西。
  有人问我,AkiAkis为什么主角是机器人?那是因为自己小时候也很想要有一个机器人,就是那种烤漆的铁壳玩具。铁壳玩具在我那个年代的小孩来说只是个梦想,能拥有一只就觉得很兴奋。所以我设计AkiAkis机器人时全用这种烤漆外壳的质感,也可以说是自己童年梦想的延伸吧。
  因此就这一点来说,我的AkiAkis也可能是从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做了。
 
  ○:对台湾整体动画与网络创作的环境有什么梦想?
  ◎:台湾是很丰富的土壤。技术和设备也不输人。譬如和温哥华比起来,那里的设备就逊多了。
  但是今天太多老师,只教我们去诚品翻书。去翻书,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不错,但那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不是我们扎根的东西。
  有一次在美国,和一位朋友从纽约去巴尔的摩,晚上太累了,下交流道找一家旅店休息。第二天起来,问老板这附近有什么好玩的。老板就告诉我们走两条街之外,有一个火车站非常棒,要去看。我们去了,结果发现只是一个破破的,什么也看不到的旧火车站。那个老板生活的圈子就在那里,他没出过国,也没听过台湾在哪里。但是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最有意思的火车站在哪里,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餐厅在哪里。
  而我们,有世界观,有各种世界知识,但是要问我们台北最好吃的餐厅在哪里,可能就要咿咿呀呀,讲不出来。
  最近我去屏东参加一个演唱会,一路下去,发现台湾的水塔之美。而我为什么喜欢和陈升、伍佰合作,就是因为他们在讲这个地方。我做新宝岛康乐队,是陪他们去校园巡回演唱,一路看到许许多多槟榔摊而产生的灵感,像台湾的流水席的粉红色桌布也是很美。全看你怎么发现其中的美,如何去运用。
  所有的艺术都必须和那个地方的生命有关,才美。
 
  ○:对自己的创作,有什么梦想?
  ◎:梦想是一切的动力。
  很辛苦工作的时候,想到十月要去普吉岛潜水,就把工作做好了。
  一般人对梦想最大的误解是,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有些梦想纯粹是不可能的想望。
  一个当美国总统的梦想。
  我从不认为梦想要原原本本地实现。因为那不公平,为什么你的梦想都要实现。以AkiAkis 为例,最后的结果只是梦想的表皮与纪录,重要的是过程。
  所以,实践的过程反而是最宝贵的。
  AkiAkis做出来之后,有很多朋友的小孩也来看我的网站。我还设计让小朋友可以下载机器人的零件图,自己剪贴,做好了之后再把照片放回网站上,目前上头已经有一、两百个小朋友们自创的机器人了。我一直认为网络并不是独立的世界,而应该和实体世界有所结合。所以我希望我的作品可以跟大家有实质接触,而不是只用mouse和monitor来玩。
  做机器人做得兴起,我又创作了Faxarts、Lulubo、Apapapa……,这些机器人也像我的小孩,生出来之后就要好好养他们,成为我生活中另一条重要轴线。我试图让我手中的机器人和真实世界产生互动。例如Faxarts的口号就是“Can't do without you”,它是利用传真的原理,即一个讯息被分解成许多小点,传到远方之后再组合起来。加入Faxarts的会员,每个人可印出一张色块,和一个坐标码,到了集合地点后按照坐标将色块贴在墙上,便组合成一张完整的大图。
  我最新的计划则是“Akibo Wish许愿池”。这是一个专门用来收集愿望的平台,每个人可以上网输入自己的愿望,也可以搜寻别人的愿望。首页每半分钟会播出一个愿望,最终它还可以在某个公开场合投影播放出来。
  我在实践一个想法:网络不只有虚拟,不一定是越来越高科技。它可以拆解成最基本的元素,再依赖人和人的关系重组拼合起来。
  透过网络,梦想可以无限延伸、互相连结,然后慢慢发酵,像酿酒一样,大家一起品尝,喝完了,大伙儿就一起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