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养成气魄

(2006-09-19 15:13:04)
分类: 成为决策者的时候

  谈策略,不能不谈气魄。策略可以形成气魄,气魄也决定策略。
  气魄,首先和我们对待人的态度有关。
  在上班族的世界里,人际互动是最频繁的,最紧要的。因此我们注重沟通,强调EQ,相信厚黑学,最终,则瞄准“出人头地”,所谓“成长就是要踩别人的头上去”。
  然而,人际关系这种我胜你负,成王败寇的信念,固然是一种气魄,却只是突显其锐利,却有失于厚实。
  对于人的气魄,我看过最好的一个说法,是弘一大师的一句话:“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这里,可以把“古人”稍加广义的引申,就是把所有还活于当世,但是却在事业领域里卓然有成的领袖人物也包括在内;“今人”,则包括所有和自己仍然在同一水平和层次上努力的同辈。
  可以让今人和同辈,表示我们有充分的信心。不让古人和先贤,则表示我们有充分的决心。
  气魄,又和我们对待时间的态度有关。
  今天我们在商业世界里最强调的就是时间。机会在稍瞬即逝,世界在急剧变动,我们一再告诉自己,最宝贵的就是时间,成功的人就是要懂得创造机会。
  然而,对待时间这种志在必得的信念,固然是一种气魄,却只是突显气魄之线性,却有失于全面。
  对于时间,我照着弘一大师的说法,想出了这么一种观点:“不让机会是谓有识,不让时间是谓无度。”
  机会来时,我们当然一定要掌握,否则称不上见识;机会还没到来时,我们则必须听从时间的声音来等待,否则只有徒乱章法,事倍功半。
  很多事情,一定要靠时间的沉淀,光靠机会,光靠急进,是没有用的。
  对于时间常听到的另一种说法,是“争一时,也要争千秋”。表面上看来这也是气魄十足。其实,只能说蛮气十足。一时和千秋是两回事。如同我们可以选择在山脚看一番风景,也可以选择在山顶看一番风景,但不可能同时要又在山脚看,又在山顶看。
  当然有人看过山脚也看过山顶的风景,但那还是时间给他的礼物,让他有了个拾级而上,山上山下,风光一览而尽的过程。光是逗留在山脚下,却又要力争一时又千秋的人,那只是他还没仰头,没看到山势的巍然与妩媚。
  而我们对人的态度,会左右我们对时间的态度。我们对时间的态度,又会回头左右我们对人的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