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能掌控什么?

(2006-09-02 15:13:49)
分类: 成为中层干部的时候
  如果以名利来论工作,不论就外人还是自已,似乎都比较容易看出成绩。抛去名利,工作不但成了一件得失寸心知的事情,并且,往往是寸心难知。
    有没有什么易知之道?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助自我检验的标准?
  我自己在使用的测试办法是自我掌控。也就是透过自我掌控程度的测试,来评估自己能力的进退。
    这个测试的第一个项目,是「立场」。
    第二个项目,是「方向」。
    第三个项目,是「方法」。
    第四个项目,是「惯性」。
    立场、方向、方法、惯性,是进行任何工作都必须掌控的步骤。四者相互关联,交替影响,对最后的成绩各有作用。不过,仍有其先后顺序,好比建造一座高楼,地基愈是扎实,成功可能愈大。
    立场,就是最根本的地基。做任何事情,要先认识自己的环境,看清自己的立场。如何看清自己的立场,在千军万马中怎么看,在混沌不明中怎么看,要不断地练习、掌控。
    有了立场,就会有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就会发展出方向。但是你有你的立场和方向,别人也有别人的立场和方向;有人会明着来冲撞你的方向,有人会暗地迂回来影响你的方向,如何在众声喧哗中抓稳自己的方向,也要不断地练习、掌控。
    你要掌控你的方向,别人也要掌控别人的方向,方向和方向交错之间,就不免崎岖难平、刀光剑影。所以,在颠覆前进中如何过关斩将,这又需要方法,也要不断地练习、掌控。
    方法用多了不免重复,不免技穷,应勿为人所趁,也应勿故步自封,所以过去失败的惯性固然要打破,过去成功的惯性也要颠覆。如何在惯性思考与行为中随时给自己当头棒喝,也要不断地练习、掌控。
    立场、方向、方法、惯性。
    不论在任何时刻,不论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提醒自己来做个分析,做个训练。像个旁观者一样盯紧自己的每一步动作。
    当然我们会出错。或是我们明明以为清楚自己的立场了,但是事后才发现根本就拿捏错了。或是立场抓对了,但是经不起别人各种理由的游说,又把方向搞反了;再或者,立场和方向都掌控得很不错,结果却是执行的方法出了很大的纰漏,把一局绝妙好棋下成一局死棋。
  但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立场、方向、方法以及惯性是在自己的掌控下进行的,而最后的结果一塌糊涂,那是说明我们历练不够,才能不够,技不如人。结果虽不如意,一切都已尽其在我。相反地,如果我们掌控不住自己的立场、方向、方法以及惯性,那么即使最后的成果大获全胜,那也只是运气太好,应该汗颜。
  要判断自己能力的进退,与其看事情的成败,不如反省这些掌控力道的消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最佳状态
后一篇:立场的层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