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疆行:边防连队掠影

标签:
旅行见闻图片杂谈 |
分类: 贴图作品 |
随手一拍,就是这样的景色。毕竟是云南,阳光雨水都充足,栽什么都好活。
对面墙是一排衣柜,一人一个。如果是新建营房,每个班都有洗漱间。
看到没,枕头都是那种特制的保健枕。我们当兵时,是包裹皮儿包几件衣服当枕头。
晒衣棚。云南并不是天天都有大太阳,一旦雨季到来,就只能在这儿晒衣服了。
这是连队自己搭建的茶室,几乎每个连队都有。
像傣族人的吊脚楼。旱季遮阳,雨季挡雨。
某连图书室。这个是书架子工程试点,所以比较好。一般连队没那么高的书架。
因为边防连队通常都是一个连队在一个山头呆着,文化生活特别重要。
各连都有各连的高招。这个连有自己的广播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个连有自己的“微博”专栏,导语还写得还挺生动。
这个连有自己的刊物。战士们写的诗文,拍的照片。
就是印刷质量差点儿,当地印的。
还有自己的漫画家。
这些漫画全部是一位佤族排长画的,整整两大本。我向他约稿,让他给我们画点儿插图。
连队伙食,每顿都六菜一汤。蔬菜有一半是自己种的,有一半的买的。
有时候陪同我们的干事想招待我们在外面吃,我们都坚持在连队吃。连队伙食又干净又好吃,干嘛上外面去吃?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路上听来的关于边防连的段子,虽然是段子,也可看出边防官兵的憨厚朴实,写出来让大家乐乐。
第一个,某首长到连队,也和我们一样大赞连队伙食好:首长说,你们的菜太好吃了!战士说,报告首长,这全是我连官兵的汗水。
第二个,战士招待首长吃香蕉,首长说不吃了。战士说,吃吧首长,吃不完我们也是喂猪的。
第三个,首长吃了饭,让随行人员结账,战士说不用了首长,年底一块儿跟你算账。
最后一个,首长从车上下来,战士扶住车门说,首长,小心你的脑袋!
看到没,伙食标准是每人每天21元。
各个连队都有自己的菜地,猪圈。有的还养了羊,养了鸡,羊了兔子等。
连队的菜地。有的连队还有果园呢。
我们到某连时,战士们正在练投弹。他们的皮带和帽子整齐地放在草坪上。
手榴弹当麦克,相当投入,唱的全是当下的流行歌曲,我都不熟悉。
参观某连训练场时,我们问连长他的百米障碍水平如何?他马上就给我们跑了一盘。
快速利落地越过了所有障碍到达终点。可惜我水平有限,没拍到精彩镜头。
我们还去了两个前哨排。不便贴图,就给你们看块石头吧。
除了边防连,我们还去了三个口岸,有的刚开放,没什么人气,有的已开放多年。但也没有多么繁华,大概是因为接壤的国家经济不发达吧。看图片就可以看出来。
这是我们去的第一个口岸,勐康口岸。刚刚建好没多久,房子还新着呢。
走出口岸大门,可以看到这条泾渭分明的路,我们这边是水泥,对方是土路。
七号界碑。2010年立,口岸也是2010年才开通的。
一桥相连。对面是缅甸的大门。桥中间有条线,是绝不能跨越的。
对面过来的车。那个WD就是佤邦的车牌照。
清水河口岸,年头更久些。
也是以河为界,一桥相连。
现在如此安宁,几年前这里可是曾发生过数万人冲关事件。
武警在检查过往行人的证件。我们看了一会儿,对面过来的人多,这边过去的人少。
对面一些年轻人是过来打工的。
清水河口岸的145号界碑。这个立的早。
说起来,云南边境的界碑我已经到过好几个了。但还是没跑全。以后接着跑。
这是我们住的某团招待所,房间门口摆着的水缸是干嘛用的?
公布答案:这个水缸是用来预防地震的。云南是地震多发地带,这个部队驻地是澜沧,曾经发生过大地震。养鱼肯定错,防虫也不行。说防火还沾点儿边,但真的着火了这点儿水哪够用。另外我认为还有一功效:旱季给空气增加点儿湿润。反正放在那里也不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