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短篇小说 |
十来分钟后,韩冰走出教室,见那个女生还在等她。她一个人静静地站在走廊的窗前朝外看着,似乎游离在热闹的人群之外。下雨了,窗外黑乎乎的一片,唯有雨声让人知道,那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
韩冰心里有些异样,她走过去碰碰那个女生:是你找我吗?
女生回过头来,腼腆地笑笑,然后低下头,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大纸袋。
韩老师,请原谅我打搅你。我想请您看一部稿子。女生说。
又一个文学青年,韩冰想。差不多每次讲座之后都会有这样的事,她已习以为常了。他们请她看稿子作指导,或者推荐到某个刊物去发表。他们把自己的文学之梦交给她,请她放飞到希望的天空去。
韩冰接过稿子,发现还挺厚,就说,哟,挺不简单,写得这么长。
女生笑笑,说,它在我这儿搁了两年多了。我一直舍不得把它交出去。现在好了,我终于把它交到最该交的手上了。
女生的语气显得与她的年龄很不相附,像是个阅历很深的人。
韩冰“哦”了一声,很理解地说,许多人的创作就是这样开始的。
韩冰把稿子从信袋里抽出来,扉页上写着题目:《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她边看边问: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系的?我以后怎么和你联系?
没人回答。
韩冰抬头,发现那女生不知何时已经离去了。她心里略略有些不高兴。是不是显得不太礼貌?她把稿子塞回到纸袋里,想,随她吧。她要是想知道结果,会主动来找她的。
走出教学楼,夹着雨点儿的风迎面扑来,带着清新的凉意。几个学生干部撑着雨伞,簇拥着,一直把他们尊敬的女作家送到校门口。尽管韩冰一再叫他们回去,不要送了,学生们还是执意相送。他们觉得这样雨天,这样的深夜,不送是不礼貌的。
但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韩老师此刻不想离开学校,她很想马上到前夫那里去,就今天突然钻出来的“情诗”问个明白。
要知道,这首诗对她和他来说,都有着刻骨铭心的意义。
不过她想,还是先回去打电话吧。以他们现在的关系,这么晚了去造访也不合适。
韩冰心里有些异样,她走过去碰碰那个女生:是你找我吗?
女生回过头来,腼腆地笑笑,然后低下头,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大纸袋。
韩老师,请原谅我打搅你。我想请您看一部稿子。女生说。
又一个文学青年,韩冰想。差不多每次讲座之后都会有这样的事,她已习以为常了。他们请她看稿子作指导,或者推荐到某个刊物去发表。他们把自己的文学之梦交给她,请她放飞到希望的天空去。
韩冰接过稿子,发现还挺厚,就说,哟,挺不简单,写得这么长。
女生笑笑,说,它在我这儿搁了两年多了。我一直舍不得把它交出去。现在好了,我终于把它交到最该交的手上了。
女生的语气显得与她的年龄很不相附,像是个阅历很深的人。
韩冰“哦”了一声,很理解地说,许多人的创作就是这样开始的。
韩冰把稿子从信袋里抽出来,扉页上写着题目:《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她边看边问: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系的?我以后怎么和你联系?
没人回答。
韩冰抬头,发现那女生不知何时已经离去了。她心里略略有些不高兴。是不是显得不太礼貌?她把稿子塞回到纸袋里,想,随她吧。她要是想知道结果,会主动来找她的。
走出教学楼,夹着雨点儿的风迎面扑来,带着清新的凉意。几个学生干部撑着雨伞,簇拥着,一直把他们尊敬的女作家送到校门口。尽管韩冰一再叫他们回去,不要送了,学生们还是执意相送。他们觉得这样雨天,这样的深夜,不送是不礼貌的。
但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韩老师此刻不想离开学校,她很想马上到前夫那里去,就今天突然钻出来的“情诗”问个明白。
要知道,这首诗对她和他来说,都有着刻骨铭心的意义。
不过她想,还是先回去打电话吧。以他们现在的关系,这么晚了去造访也不合适。
我们再回头看当年的情形。
刘集成写这首爱情诗时,正是对爱情无望的时候。因为韩冰很坚决地很明确地告诉他,即使他坚持忠实于自己的感情,不与苏眉建立恋爱关系,她也不会和他成为恋人的。因为她不想亲自伤害苏眉。
我用“亲自”这个词,绝没有时下调侃的意思。也就是说,韩冰不想和一个令苏眉伤心的人恋爱,她知道那对苏眉意味着什么,对她们的友情意味着什么。她永远不想伤苏眉的。其实她的心里也很痛苦,在越来越多的接触中,她发现刘集成真的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男人,一个她周围那些男生都比不上的男人,简而言之,一个值得她爱的男人。每次见面,她都努回避着刘集成的目光,怕自己一不留神就陷进去,或者无意中给刘集成一种暗示乃至鼓励。尽可能以挑剔的目光去看刘集成,找他身上的缺点,让自己保持“清醒”。
这样的固执令刘集成绝望。绝望中他渐渐有些生韩冰的气了。他赌气地想,好吧,既然你要成全我和苏眉,那我就满足你。苏眉出院后,他开始以恋人的身份和苏眉交往,和苏眉出双入对,慢慢疏远了韩冰。
但刘集成没想到,韩冰也没想到,事情突然又起变化了。
刘集成写这首爱情诗时,正是对爱情无望的时候。因为韩冰很坚决地很明确地告诉他,即使他坚持忠实于自己的感情,不与苏眉建立恋爱关系,她也不会和他成为恋人的。因为她不想亲自伤害苏眉。
我用“亲自”这个词,绝没有时下调侃的意思。也就是说,韩冰不想和一个令苏眉伤心的人恋爱,她知道那对苏眉意味着什么,对她们的友情意味着什么。她永远不想伤苏眉的。其实她的心里也很痛苦,在越来越多的接触中,她发现刘集成真的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男人,一个她周围那些男生都比不上的男人,简而言之,一个值得她爱的男人。每次见面,她都努回避着刘集成的目光,怕自己一不留神就陷进去,或者无意中给刘集成一种暗示乃至鼓励。尽可能以挑剔的目光去看刘集成,找他身上的缺点,让自己保持“清醒”。
这样的固执令刘集成绝望。绝望中他渐渐有些生韩冰的气了。他赌气地想,好吧,既然你要成全我和苏眉,那我就满足你。苏眉出院后,他开始以恋人的身份和苏眉交往,和苏眉出双入对,慢慢疏远了韩冰。
但刘集成没想到,韩冰也没想到,事情突然又起变化了。
你们是不是觉得,我把一个爱情故事讲得像推理小说了?如果这样我很抱歉,事实上这个爱情故事的确有着很大的悬念。比如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转机是怎样出现的?我是说,我不知道转机是因为什么出现的。我只知道它和苏眉有关。
韩冰也不知道,她所掌握的情况一点儿不比我多,尽管她是当事人。
既然如此,我还是接着讲。
韩冰也不知道,她所掌握的情况一点儿不比我多,尽管她是当事人。
既然如此,我还是接着讲。
毕业了。三个年轻人终于在各自的心境中迎来了毕业。
毕业时,刘集成考上了研究生,继续留在母校;韩冰分到了省城某杂志社;而一直打算留在省城的苏眉,出人意料地申请分回她的老家去。她的理由是,母亲单身一人无人照顾,而她一直想继承母亲的事业,做一个乡村女教师。每次她说到这一理想时,总会把前苏联影片《山村女教师》中那个主人公的名字念的像诗一样:娃尔娃娜·伊芙耶里娜。
本来以苏眉的成绩和表现,是可以留在省城的,但她却主动提出了回家乡小县,这自然让校方感到高兴,因为这多少缓解了省城名额的紧张度。但她的举动却让刘集成和韩冰大惑不解。韩冰想,也许这是她和刘集成商量好了的,自己不必多管。刘集成奇怪的是,苏眉在决定之前根本没和他商量,就是说她没把他当成男朋友。这让他迷惑不解。
不过刘集成虽然迷惑不解,还是暗暗感到了几分轻松。毕竟这样一种关系,不是他自愿建立的。
苏眉回到小城没多久,就分别给刘集成和韩冰各写来一封信,信上说她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考虑,觉得她和刘集成不合适。现在相距那么远,恐怕分手才是明智的。刘集成对此有思想准备,因此很快就回信表示了同意。
韩冰却感到了蹊跷。她知道苏眉不是个轻易放弃感情的人,一定有什么原因,使她做出了这样选择。她马上写信去追问。苏眉回信明确说,主要是她母亲不同意她与刘集成恋爱。母亲认为她身体不好,必须找一个体贴她的人和他一起生活,刘集成显然不合母亲的要求,他不可能放弃学业到苏眉的家乡去。
不久之后苏眉又写信说,她回来后,母亲已把自己的一个学生介绍给了她。那个学生也是从外地大学毕业分回去的,眼下与苏眉在同一所中学里教书。不久苏眉又写信说,那个人对她非常好,像兄长,甚至像父亲。她感到很幸福。最后她请韩冰转告刘集成,说她非常感谢他长期以来对她的关心照顾,她会永远把他当作好朋友好同学的,她将永远祝福他。
韩冰读完这封信后已是热泪盈眶。她的热泪一半是为苏眉终于有了一个幸福的归宿而盈眶,一半是为自己终于可以爱我所爱而盈眶。她一个人坐在那儿,长时间地默默淌着眼泪。她想她要给苏眉回信,衷心地祝福她。她要告诉她,她永远是她的好朋友。等以后有空时她一定去她的家乡看她。
正在这时电话突然响了,是刘集成打来的。韩冰不等他开口就说,我想见你。刘集成,刘集成说,我就在你楼下。
以下的故事我就不讲了,幸福的故事总是比痛苦的故事乏味儿得多。
只是有一点需要交待:韩冰在一年之后,即和刘集成结婚之后,的确是利用婚假去了苏眉的小城。但他们却被告知,苏眉已调离了那所中学,到一所非常偏僻的山村小学任教了。那个村子交通很差,有很长一段山路完全要靠双脚跋涉。韩冰想,她真的把自己变成了瓦尔娃拉·耶夫伊里娜了。当时他们的假期已满,不可能花时间去了。韩冰说,我们下次再来吧。
但他们再也没去过。
到一个无比偏僻的地方,去看一个昔日的同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毕业时,刘集成考上了研究生,继续留在母校;韩冰分到了省城某杂志社;而一直打算留在省城的苏眉,出人意料地申请分回她的老家去。她的理由是,母亲单身一人无人照顾,而她一直想继承母亲的事业,做一个乡村女教师。每次她说到这一理想时,总会把前苏联影片《山村女教师》中那个主人公的名字念的像诗一样:娃尔娃娜·伊芙耶里娜。
本来以苏眉的成绩和表现,是可以留在省城的,但她却主动提出了回家乡小县,这自然让校方感到高兴,因为这多少缓解了省城名额的紧张度。但她的举动却让刘集成和韩冰大惑不解。韩冰想,也许这是她和刘集成商量好了的,自己不必多管。刘集成奇怪的是,苏眉在决定之前根本没和他商量,就是说她没把他当成男朋友。这让他迷惑不解。
不过刘集成虽然迷惑不解,还是暗暗感到了几分轻松。毕竟这样一种关系,不是他自愿建立的。
苏眉回到小城没多久,就分别给刘集成和韩冰各写来一封信,信上说她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考虑,觉得她和刘集成不合适。现在相距那么远,恐怕分手才是明智的。刘集成对此有思想准备,因此很快就回信表示了同意。
韩冰却感到了蹊跷。她知道苏眉不是个轻易放弃感情的人,一定有什么原因,使她做出了这样选择。她马上写信去追问。苏眉回信明确说,主要是她母亲不同意她与刘集成恋爱。母亲认为她身体不好,必须找一个体贴她的人和他一起生活,刘集成显然不合母亲的要求,他不可能放弃学业到苏眉的家乡去。
不久之后苏眉又写信说,她回来后,母亲已把自己的一个学生介绍给了她。那个学生也是从外地大学毕业分回去的,眼下与苏眉在同一所中学里教书。不久苏眉又写信说,那个人对她非常好,像兄长,甚至像父亲。她感到很幸福。最后她请韩冰转告刘集成,说她非常感谢他长期以来对她的关心照顾,她会永远把他当作好朋友好同学的,她将永远祝福他。
韩冰读完这封信后已是热泪盈眶。她的热泪一半是为苏眉终于有了一个幸福的归宿而盈眶,一半是为自己终于可以爱我所爱而盈眶。她一个人坐在那儿,长时间地默默淌着眼泪。她想她要给苏眉回信,衷心地祝福她。她要告诉她,她永远是她的好朋友。等以后有空时她一定去她的家乡看她。
正在这时电话突然响了,是刘集成打来的。韩冰不等他开口就说,我想见你。刘集成,刘集成说,我就在你楼下。
以下的故事我就不讲了,幸福的故事总是比痛苦的故事乏味儿得多。
只是有一点需要交待:韩冰在一年之后,即和刘集成结婚之后,的确是利用婚假去了苏眉的小城。但他们却被告知,苏眉已调离了那所中学,到一所非常偏僻的山村小学任教了。那个村子交通很差,有很长一段山路完全要靠双脚跋涉。韩冰想,她真的把自己变成了瓦尔娃拉·耶夫伊里娜了。当时他们的假期已满,不可能花时间去了。韩冰说,我们下次再来吧。
但他们再也没去过。
到一个无比偏僻的地方,去看一个昔日的同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校门口,学生们为韩冰叫了出租车,还替她预付了车钱,她只好让车载着离开了学。韩冰坐在出租车上,望着窗外。雨还在下,马路被灯光照得闪闪烁烁,好象一双双回避着她内心的眼睛。
她坐在车上,真有些百感交集。
我非常能理解她的心情。竟然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夜晚,突然出现了如小说情节一样奇特的事。人们对奇特的事永远怀着几分期盼。它们就像味精,像辣椒,像酱油醋,像葱姜蒜,把寡淡的白水变成了浓汤。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呢?
到底是谁递上了这首诗?她从哪儿得来的?她的目的是什么?不知怎么,韩冰已经认定这事是个女生干的,从字迹看,从行为本身看,都像是女生所为。她甚至怀疑这女生和丈夫认识。否则的话,她从哪儿得到的这首诗?莫不是前夫已经和她“好”上了,以至于“痛说革命家史”了?
不至于吧?以她的了解,前夫不应该是那样的人。
出租车上了立交桥,拐弯时,韩冰身旁的纸袋忽然滑到了车座下,就是那个女生给她的装稿子的纸袋,好像是在提醒主人注意它的存在似的。韩冰弯腰将它拣起来,就在拣起来的一瞬间,她的耳边响起了那个女生的话:我一直舍不得把它交出去,现在好了,我终于把它交到最该交的人手上了。
这么个年轻一个女孩儿,能有什么刻骨铭心的经历?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韩冰的脑子忽然亮光一闪,会不会是她?!会不会是这个女生递诗给她的?因为这两者之间,似乎有着某种相同的气息。哎呀呀,怎么早些没想到呢?如果是同一个人的话,她可是错过机会了。
韩冰把小说稿从信封里拿出来,她迫不急待地叫司机师傅打开车灯,她想马上就看。昏暗的灯光下,她发觉那稿子上的绢秀字迹十分面熟,她连忙去翻稿子,一目十行地看,越看越吃惊,几页之后她就确定了,这所谓的小说,写的正是她与丈夫15年前的恋爱故事。而作者竟是当事人之一:苏眉。
当时的情景,当时的心情,当时的话语,当时的痛苦还有当时的泪水,都忽啦一下涌现在韩冰的眼前,韩冰一下子有些不能自制。苏眉,苏眉,在失去联系多年之后,你怎么会以这样的方式出现?你现在到底在哪儿?你怎么会把稿子交给这个女孩儿?
一系列的问号如泉水般涌了出来,塞满了韩冰的大脑。她的心纷乱如云,甚至心动过。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平静的语气对司机说:师傅,麻烦你调个头好吗?我想回Z大学。
师傅从后视镜里诧异地看了她一眼,调了头。
雨依然下着。
她坐在车上,真有些百感交集。
我非常能理解她的心情。竟然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夜晚,突然出现了如小说情节一样奇特的事。人们对奇特的事永远怀着几分期盼。它们就像味精,像辣椒,像酱油醋,像葱姜蒜,把寡淡的白水变成了浓汤。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呢?
到底是谁递上了这首诗?她从哪儿得来的?她的目的是什么?不知怎么,韩冰已经认定这事是个女生干的,从字迹看,从行为本身看,都像是女生所为。她甚至怀疑这女生和丈夫认识。否则的话,她从哪儿得到的这首诗?莫不是前夫已经和她“好”上了,以至于“痛说革命家史”了?
不至于吧?以她的了解,前夫不应该是那样的人。
出租车上了立交桥,拐弯时,韩冰身旁的纸袋忽然滑到了车座下,就是那个女生给她的装稿子的纸袋,好像是在提醒主人注意它的存在似的。韩冰弯腰将它拣起来,就在拣起来的一瞬间,她的耳边响起了那个女生的话:我一直舍不得把它交出去,现在好了,我终于把它交到最该交的人手上了。
这么个年轻一个女孩儿,能有什么刻骨铭心的经历?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韩冰的脑子忽然亮光一闪,会不会是她?!会不会是这个女生递诗给她的?因为这两者之间,似乎有着某种相同的气息。哎呀呀,怎么早些没想到呢?如果是同一个人的话,她可是错过机会了。
韩冰把小说稿从信封里拿出来,她迫不急待地叫司机师傅打开车灯,她想马上就看。昏暗的灯光下,她发觉那稿子上的绢秀字迹十分面熟,她连忙去翻稿子,一目十行地看,越看越吃惊,几页之后她就确定了,这所谓的小说,写的正是她与丈夫15年前的恋爱故事。而作者竟是当事人之一:苏眉。
当时的情景,当时的心情,当时的话语,当时的痛苦还有当时的泪水,都忽啦一下涌现在韩冰的眼前,韩冰一下子有些不能自制。苏眉,苏眉,在失去联系多年之后,你怎么会以这样的方式出现?你现在到底在哪儿?你怎么会把稿子交给这个女孩儿?
一系列的问号如泉水般涌了出来,塞满了韩冰的大脑。她的心纷乱如云,甚至心动过。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平静的语气对司机说:师傅,麻烦你调个头好吗?我想回Z大学。
师傅从后视镜里诧异地看了她一眼,调了头。
雨依然下着。
现在我们再来讲过去的故事。
但这部分故事我也是今天才知道的,或者说,我也是通过这位神秘的女学生所交出的小说才知道的。我和韩冰一样,过去只知道故事的前半部分。
我们先来读一下小说的开头:
但这部分故事我也是今天才知道的,或者说,我也是通过这位神秘的女学生所交出的小说才知道的。我和韩冰一样,过去只知道故事的前半部分。
说起来不过是15年前的事。但这15年,人心和世间的变化,都太大太大了。15年前的事足以成为远古的传说,连当事人自己说起来,也会哎呀呀地感叹说,那时候,别提,唉……
可我永远都忘不了那天的情形,只要一闭上眼,我就能看见20岁的自己,穿着一件素花连衣裙,剪着齐耳的短发,和好朋友韩冰一起去参加文学社的活动。就是在那儿,我见到刘集成,开始了我一生的故事……
……
让我看看,我们未知的部分是从哪儿开始的?
哦,它在这儿:
……那一整天,我都把自己丢在田野上。从我们学校的小门走出去,就是大片大片的田野。我让寒风吹着自己发烫的额头,来来回回地在田坎上走着,我几乎对周围的一切毫无知觉,以至于听不见农家院里时时传来的犬声了。最后我终于把自己走累了,就一屁股在田坎上坐下来,拿出他的信和诗,重读。
无论如何,我也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的。我是多么蠢哪!只知道从自己的感受出发,不去想别人的感受。我竟在无意中给他们带来了那么大的痛苦!他们竟为了我忍受着这样大的痛苦!
我又想,如果我没发现这封信,没看见这首诗,会怎样呢?难道他们打算瞒我一辈子?他准备这样“委屈”自己一辈子吗?她准备这样“克制”自己一辈子吗?可他们怎么就不想想,我要的不是同情,不是施舍,不是虚假的爱。我宁可被伤害,也需要真实的感情。
……
事情很简单,苏眉星期天换洗床单,想顺便帮韩冰也换了一起送去洗。顺手一拉,一封信就掉在了地上。她一看信封上是刘集成的字,心里不免有些奇怪。打开一看,她大惊失,里面的信和诗虽然都很文学,但却明白无误地证明着一个事实,刘集成从来没有爱过她,他爱的是韩冰!他对她好是因为韩冰的恳求,或者说是对她的同情!
苏眉简直惊呆了,她无论如何没想到,在她和刘集成的恋爱背后,藏着这样一个悲伤的故事。一方面她很感动,为韩冰和刘集成的善良;一方面她又异常难过。正如她自己写到的样,她宁可被伤害,也需要得到真实的感情,而不是施舍与同情。
苏眉独自一人在田野上转了一天之后,作出了一个决定。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回到了寝室。那个星期天韩冰恰好回父母家里去了,所以丝毫没有察觉到苏眉的心事。她们照常上课,照常去图书馆,照常做好朋友。苏眉甚至照常约刘集成去看电影,一切看上去和以往没什么不同。但谁也不没察觉到,苏眉正从感情的漩涡中淡出。她知道如果她急风暴雨般地退出来,势必对韩冰和刘集成造成更大的伤害,他们甚至有可能闹僵,那绝不是她所愿看到。所以她只能淡出。
这样到了毕业的时候,就有了开始的那一幕:苏眉主动要求分回到她家乡的小县。苏眉接下来又走了三步。第一步,写信给刘集成提出分手;第二步,告诉韩冰她有了未婚夫;第步,调离县城,到一个偏远的山村小学教书。这都是她事先想好的,她一步步地做到了。中间唯一的障碍是她的母亲。但母亲没能阻拦住她,反倒陪着她一起去了那个山村。
苏眉得知韩冰和刘集成定婚后,给他们写了封热情洋溢的信,衷心祝贺他们的结合。她在信中盛赞他们的爱情,她甚至调皮地说,有没有完美这个词?如果有我们就把它用上:你们的爱情是人世间最完美的爱情,你们的结合是人世间最完美的结合。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和幸福。
她把这封信寄出去后就调离了那所中学。因为韩冰信上说,他们要利用婚假来看她和那个“他”。她不想让他们知道,她在感情生活中依然是一片空白,也许永远都将空白。她从来就没有拥有过“他”。她只想退得远远的,永远不再进入他们的生活。她觉得为这样完美的爱牺牲自己,是值得的。
韩冰读完这部手稿时,已坐在Z大学的收发室里。她坐在那里泪流满面,以至老师傅进出时都拿眼看她。
最后,她打开了夹在稿子中间的一封信,那是那个女学生写给她的,字迹潦草,显示着纷乱的激动的情绪。
韩冰看过信后,镇静了一下,就拨通了前夫刘集成的的电话。像15年前一样,她简单地对他说,我想见你。当然,语气已和15年前大相径庭了。有时候人们的语气所表达出来的感情比语言本身更真实。
电话里听得出刘集成非常意外,他说这么晚了,你有什么急事吗?
韩冰说,别跟我说你现在不方便,这事情对你来说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我必须马上来见你。你放心,我不是来挽回我们婚姻的。我们的婚姻不值得我这样做。
刘集成说,你怎么啦韩冰,好象情绪很激动?
韩冰停顿了一下说,我10分钟后到,我已经在你们的校门口了。
最后,她打开了夹在稿子中间的一封信,那是那个女学生写给她的,字迹潦草,显示着纷乱的激动的情绪。
韩冰看过信后,镇静了一下,就拨通了前夫刘集成的的电话。像15年前一样,她简单地对他说,我想见你。当然,语气已和15年前大相径庭了。有时候人们的语气所表达出来的感情比语言本身更真实。
电话里听得出刘集成非常意外,他说这么晚了,你有什么急事吗?
韩冰说,别跟我说你现在不方便,这事情对你来说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我必须马上来见你。你放心,我不是来挽回我们婚姻的。我们的婚姻不值得我这样做。
刘集成说,你怎么啦韩冰,好象情绪很激动?
韩冰停顿了一下说,我10分钟后到,我已经在你们的校门口了。
女学生的信全文如下:
请原谅我今晚的行为。那首诗是我递给您的。我只是想看看今天的您与15年前的您有多大的差别。还好,您没让我有太大的失望,还保留着一些真诚和对爱的尊重。您到底是女作家,在意外面前表现得十分沉着,真所谓处惊不乱。
昨天下午,当我在广告张帖栏中看到了您要来进行文学讲座的海报时,我真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直以来我都在犹豫着要不要去找您,要不要打听您的电话,可没想到您竟突然出现了。能亲眼见到您真是太好了。您和我想象的样子差不多,但您眼里的忧郁和沧桑是显而易见的,您并不想我的老师苏眉想象的那样生活幸福。
今晚您讲得很好,看得出同学们都很佩服您。但我却感到难过,因为从您的回答中我听出,您对婚姻不满意,您对爱情失望。而您的爱情和婚姻在我心目中一直是完美的化身。自从我知道了你们的爱情故事后,我就一直期待着有一天能亲耳听您说,我是多么幸福,我对所得到的爱情至今不悔。
但我失望了。我更为苏眉老师感到失望。难道再完美的爱情也会消失吗?难道爱情真的不能永恒吗?
我是苏老师的学生,也是她的义女。小学毕业后因为家里困难,父母不愿再供我读书,是苏老师认我为义女,承担了我初中和高中长达6年的学费,使我得以考入大学。去年冬天苏老师病倒了,是心脏上的老毛病。我得到消息,请了一个月的长假回去守护她。就在病床前,我听到了你们的故事。
不管你们后来的情形如何,我得说那是我听到的最美丽的传说。于是由她口述,我笔录,我们共同完成了这部手稿。
她是在去年冬天去世的,快一年了。
我不会再来取这部手稿了,它放在你那儿是最好的结局。我相信苏老师也会这样想。请你也不要来找我,不要告诉我你和他之间那些不愉快的故事,不要解释。这样多少可以维护一些您在我心目中的偶像形象。因为对我来说,不管这世上是否有美好的爱情,我都必须活下去。我所感到幸运的是,苏老师她一直不知道,她到去世都相信,她见到了世上最美好的爱情。
您的挚友苏眉的学生
即日晚
即日晚
前一篇:爱情传奇(短篇小说)
后一篇:想念一些不曾谋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