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已死》便是一座城池的繁华到没落?

标签:
情怀已死一座城池程灵素安意如文化 |
分类: 「城外黄昏。影评书评类」 |
张国荣、王家卫、周星驰、翁美玲、张曼玉、李嘉欣。。。这些人的情怀故事便是香港的这座城池的繁华到没落?
---题问
如今买书的闲情远不如过去般自得,在那些分类的书架前翻阅句读中的收获,如今装帧精美的图书总爱披上一层透明的薄膜,带着那么些含蓄,但那种含蓄远不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时而艳丽时而恬淡,却是在一种遮掩中让人一窥究竟的欲望。
当时看上那本书的时候,依旧不能翻阅,只看上了封面上的一句话:
讲述一座城池的繁华到没落。
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口气,远远超越了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的没落后的沧桑,繁华到没落的城池是一段历史,再加上情怀已死的标题,显得一种火热和悲凉。
然回来后撕开那透明的薄膜,那讲述的是一个个女人的故事。是从六十年代起,在时代的波涛中在香港的背景下此起彼伏的明星们。是一些光影下的颠沛流离,娱乐杂志中的光怪陆离。每一个年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风光大戏,而每一个年代,亦都有属于自己的坎坷命运。讲述一些女明星的苦衷隐忍,繁华俗世中的沉浮之路。
然而,我却是不熟悉的。且不说方逸华,萧芳芳这样的六七十年代的红星,就连李嘉欣张柏芝,我也是不熟悉的。我不为娱乐,不恋明星。书中所提到的《明报周刊》那些明周故事我亦不为之所动。如果让那些光影下此起彼伏的明星们来让我窥见香港的繁华与没落,我想,我也许是被时代淘汰,我可以在社会的背景中追溯时代在文化人身上的轨迹,却读不懂在明星的心路和星路历程中看到城池的繁华与没落。
也许程灵素是在星路和心路历程中看到一座城市一个时代的歌舞升平浮沉沧桑,而我终究是离得远了。我更愿意在影视剧中看时代在那座城市中抖落的世家金粉,旧时光中缠绵纠结的金丝银线;我更愿意在杜月笙和戴笠的歌舞场和军工厂中去窥见歌舞升平和剑拔弩张的乱世风云;我更愿意在张爱玲的求学之路中见证城市兴衰带予她的颠沛流离与字字珠玑;我更愿意在梅兰芳的城市迁徙中看到台前幕后的风光和人在历史中的艰难抉择。等等等等,我更愿意在这些人身上看到历史和人文交织在城池中的兴衰荣辱。
一座岛,一座城 ,许多人。绵延历史,几许忆及。
更多时候,我们想看到的是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而在书中罗列的那些明星身上,我们看到的却是似水美眷的如花流年。
如果在程灵素所说的方逸华,萧芳芳,李嘉欣,张柏芝,这些明星身上,去放大到一座城池,那是否只是赋予了城池个人情感的因素,而忽略了一种人文的情怀。有时候,人的情怀可以死,但是历史中所荡涤的情怀,之于爱国,是会永远铭刻在城池的回忆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