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陪爹过年

(2015-02-26 17:33:16)
标签:

情感

 

1941年出生,今年74岁。

 

爹平时在家没啥事,身份在小镇上也比较特殊,不需要为儿女照顾小孩,每天都像上班似的去农贸市场老人集散地遛弯聊天,到吃饭的时候才买菜回来。那地方聚集了很多闲来无事的各种老人,主要以退休工人为主,爹属于没有退休金也能安心清闲的人。差不多类似孔乙己穿长衫站着喝酒的身份,但是不同的是没太多自卑。

 

那些老头每天在一起逗贫,拉家常讲笑话,爹在边上很少插话,基本上是微笑着听。爹的话讲是听不犯病,说多了有人爱听有人不爱听。爹戏言聚集聊天的老人们为“敢死队,大概都是年龄大排队乘鹤西去的意思,自嘲且乐观。

 

仔细想来,自己已经有5年没回家过年了,主要是之前爹住在村里,过年的寒冷和不太保暖的房子构成了老婆孩子回去的障碍。其实对于从小村里长大的我而言,也早已十分的不习惯,炕太硬天太冷,早上起来被窝锅热脑瓜冰凉难受得很。

 

今年有所不同,爹随着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的进程,跟姐一同搬进了镇上的楼房。为了照顾方便,姐跟爹是楼上楼下,这下基本的条件与城市没有太多差异,地暖电梯上下水等等。所以,今年过年带着老婆孩子回家过年,无论对于我还是爹,都无比的期待。

 

之前每年爹都叮嘱,不爱回来就去老丈爷那边过年吧,媳妇也是独生子女。这边没啥可挂念的,亲爹亲儿子没啥可挑的。但是天下父母心啊,携妻带子回家团圆他也高兴得很,想想对于一个74岁的老人而言,有啥能比过年家人团聚更令人高兴的呢。

 

每次回家的日期定了,我都提前通知姐以方便做些准备,但是都要叮嘱别告诉爹。因为怕有变化闪着他,也担心他在我回来前几天因为挂念和兴奋睡不好。所以,经常是早晨上飞机才告诉他今天回来,也算是能给他个意外惊喜。

 

通常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给钱,这事通常都由媳妇来办,既显得媳妇通达,也表明给钱这事通过了小家庭的内部决策,让老人拿着安心。每次给钱爹都嘴里说钱还够,但是也微笑的接过去了。人老了都会喜欢钱,估计除了儿女之外,钱是不多能够带来快乐与安全感的东东了。而且,就喜欢现金不喜欢转账,因为相比起银行数字的变化而言,还是收到厚厚一沓红票有感觉。

 

进门吃过饭了,爹通常都要端详下自己孙女,然后就夸大其词的赞美一番。言语中自己的孙女不是全国最佳起码也是县城可数。很快孩子们就熟悉起来了,满屋子疯跑游戏,呱噪个不停,一会哭一会笑的,但是在大人眼里,这些都是满满的幸福,尤其爹,在边上像看戏般满足。

 

然后就进入了天南地北神聊的阶段,通常爹的问题集中在今年形势如何,工作是否都顺利,提及几个能够想起名字的同学,逐个的问问情况。在这个时候,我感觉自己就想新闻联播播音员般,将大好形势好顿形容。总之就是好得不行,而且不管他能否听懂云山雾罩地一番。反正在外人那说自己如何牛显得很不低调,在爹面前就图一乐,听得他非常入神偶尔也沉思点头,在关键处也能发表点自己的见解,虽然言语未必十分贴切,但说实话也能给些启迪。

 

我想,幸福的家庭都差不多类似。有时候在爹的笑脸上也会看到古稀老人的沧桑,甚至多年前每晚回家满身的尘土的样子好像就在眼前。每次回到家里,好像才能真正找到自我,外面名片的那些角色都自然褪下,自己又回到了劳三爷家儿子的身份。家之所以成为家,因为这里不光有着期待和赞许,更重要的是中间夹杂着基于血脉的爱。

 

虽然已经回京,但对下次回家,内心已经开始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