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基高处能胜寒?

标签:
胜寒第二个而是第四个应算得房产 |
分类: 地产札记 |
他山
“罗湖是京基的福地!”,大约是04年得时候,我采访京基的老板陈华,问他这么多年来,为什么一直隐于罗湖中建大厦那间非常不起眼的小办公室时,他给我的回答。那年,京基的“碧海云天”邀请到原美国总统克林顿,当时深圳正刮“克林顿旋风”。从京基近30年的成长历程来看,京基做事喜欢争“第一”,每次“出手”,豪放得让人目瞪口呆!
京基创造的第一个“第一”是在《深圳商报》。从80年代开始在水贝、田贝搞装修起家算起,到梅林掘第一桶金。在我看来,京基不喜欢摸着石头过河,而是直接“跳进去”。京基是深圳第一个投放房地产广告的,在《深圳特区报》上投的是梅林的那个项目,没有图片,只有一段用方框框起来的文字,上面只注明了楼盘名称、地址和电话,跟现在的分类广告信息差不多。从这里可以找到房地产广告的源头。当年《深圳商报》和《深圳特区报》的地产部的成立都与这则广告有渊源。
京基的第二个“第一”是04年把美国总统引入楼盘事件销售中。“克林顿旋风”期间,他敢在深圳特区报刊登的16连版的“新闻+广告”炒作这个事件。这在全国来讲,也应算得上第一。深圳新闻史上都没印过这么长的报纸!深圳没有这么长的印刷机械,据说报社领导接到这个任务单后,连夜把设计稿送到广州日报印刷厂印刷。这可以算京基创造的第三个“第一”。16连版出街,让琢磨房地产营销创新的业内人士大开眼界,它成为了房地产文本营销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
京基的第四个“第一”,应该算京基100项目。它的高度441.8米目前是深圳第一。直到该楼建成,京基总部才从中建大厦搬过来,京基总部不离开罗湖,其实是陈华罗湖情节的表现。陈华是民营房地产企业老板中的另类。该项目建设之初,在一次性旧城改造的总体量上也是深圳第一,又该项目拆迁补偿,在拆迁户中产生的亿元富翁最多,轰动全国。当时全国财经媒体都予以报道,引发了人们对土地制度及拆迁补偿制度的激烈讨论。
无论从营销层面,还是产品层面,这些年来,京基每一次每一个产品都是大手笔。包括即将推出的,位于梧桐山麓,定位为“藏墅第一峰”的“云景梧桐”。早期的营销策略,现在从产品定位里,他山能清晰地看到陈老板的性格——要么不做,要么做“第一”!如果说“京基100大厦”把京基集团送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那么接下来必然会有一个“高处不胜寒”的场景会出现在60后的陈华面前,在未来岁月里,陈华还可能创造几个第一?是“东方不败”,还是“孤独求败”,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