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湖的圈层

标签:
房产 |
分类: 地产札记 |
他山
3月,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尔文·罗斯来深圳掀起了一股“市场设计”旋风。不管是懂“市场设计”理论,抑或不懂者也好,都在追捧,包括@邓志旺博士。他离开多日之后,我们发现,关于“市场设计”的一些基本问题,比如这个市场到底要做什么,市场出现失灵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在深圳的房地产市场找不到答案。他谈的“市场设计”,其实是为金地·天悦湾特意打造的“一个湖的圈层”。
■“卖产品”的年代秀
在他山看来,金地的产品营销经历的三个年代秀。第一是“卖产品”的年代秀,最有代表性的是2001年的“金地海景翠堤湾”。
当年翠堤湾提出的“生态海景成熟社区”的定位,金地是深圳开发商中最早在营销概念中植入“生态”的,招商、华侨城地产等公司的“生态”融入楼盘销售,都在其后。
“卖产品”的年代,金地创新的一些概念至今是至今都成为别人模仿的对象。如当年翠堤湾首创的“临海退台”,至今不少楼盘在设计上模仿,如现在正在销售的观澜湖大宅的大露台,与“临海退台”在结构上异曲同工。另外,还有一些楼盘的“临湖退台”、“景观阳台”都有严重的模仿痕迹。
■“卖生活”的年代秀
2004年得“香蜜山”,标志着金地从“卖产品”的年代正式步入了“卖生活”的年代。他山至今依然记忆犹新“久违的自然在城市复兴”那句震撼的广告语。它耸立在今天地铁科技馆站(04年这个站还没建好)这个位置上,上步路北行的车灯打在上面,顺着画面拾阶而上的绿色台阶,把一种生活模式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我看来,2008年金地·梅陇镇,出了推广“深圳历史上第一个纯德式风格”的小区,在建筑风格上使用一些神秘、活泼、大胆的色彩外,其他并没有太多的创新,它是“卖生活”方式复制和延续。它树立的价格标杆改写了龙华的区域价值。为现在包括中央原著、水榭春天、中航天逸等楼盘的价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卖圈层”的年代秀
2011年,金地·天悦湾亮相,象征着金地进入“卖圈层”的年代秀。首先是金地·天悦湾私享夜暨湖岸会所恢宏启幕,它就设定了“一个湖的圈层”。从深圳顶级人居探索与发现暨鹭湖国际住区新闻发布会开始,无论后来民国文化展、国际大导演以历史感得镜头切入,传统的规划、设计、开发、管理的小区的信息虽然释放,但被淡化。
2013年3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尔文·罗斯携带“市场设计”理论,在众多经济学界大腕的陪同下,在金地·天悦湾的背景下阐述官场经济环境下的“市场理论”,其实是中美经济理论的一场会战。罗斯的理论对深圳楼市以及“国五条”压力下的营销实践是毫无意义的,但从这个活动,我们确实看到,罗斯把“一个湖的圈层”推向了一个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