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潘军桂林宋体规划建筑面积文艺复兴杂谈 |
分类: 地产札记 |
接《潘军的文艺复兴1》
二、花开中国
在深圳,潘军每年都年终或年初时,总会特意强调“花样年的新花样”,他以实际行动迎合着八零后,或者稍靠前的一带人“喜新厌旧”、“反复多变”的心态,潘在思想上与这代消费群体没有代沟。他跟我们讲:“我的业余爱好之一,就是下班了,陪孩子打电子游戏!”一个偶尔沉迷与电子游戏的男人,他的心态能老到哪里去呢?“生活本来多姿多彩,‘花样年’的名字由此而来,花样年的产品带来五彩缤纷的生活,花样年的客户群,一定是一群懂生活、会消费的富裕人群!”
在桂林,潘军当然要借机会大书特书“花开桂林”,“花样年在桂林项目——花样城,总建面接近300万平方,在桂林这个目前不到一百万人口的城市,现在建shopping mall的条件是不成熟的,敢做这么大的都市综合体,还是一个以山水为主题的高端产品,是需要实力和勇气的!桂林花样城项目在今年下半年就可开始销售,走‘艺术地产’的道路,成为城市的地标,追求声、光、色是我们的追求,要让生活更有风格!我们还准备建艺术馆,进行相应的艺术品收藏。什么是艺术?是一种品味。”潘军在描述“花样城”未来的生活场景时,倾在沙发里的身体逐渐浮起来向前倾,一幅踌躇满志的样子。
“‘花开中国’是花样年集团的下一个十年目标!”潘军接着说。很多粤派的开发商喜欢用“北伐东征”、“开疆拓土”等描述军人的词语来形容部分企业携巨资在大江南北“跑马圈地”的气概。这种作派,在潘军眼里,无非“豪放派”而已,其间夹杂着九十年代中后期泥沙俱下时,机会主义和匹夫之勇造就房地产大亨的偶然性。潘的表达是“婉约派”风格,像戴着一朵粉红的桃花,诗意地行走在二三线城市,潘不像其他开发商所到之地,便摆出一幅强行占领的“八国联军”的姿态,他喜欢先营造一段序曲,然后播种、开花,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心态进入,这是一个文艺青年以地产为语言的真实表达。
潘军说出这句话之前,花样年集团已经在桂林、大理、无锡和南京4个区域核心城市播种,业务布局从7个城市扩展到11个城市。在大理、无锡、天津、东莞、桂林、苏州、南京及成都共新增10幅土地。截至2010年12月31日,花样年总土地储备规划建筑面积合计约为1,394万平方米,权属土地储备规划建筑面积约为1,388万平方米,总土地储备中已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储备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8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63%,足够花样年未来3至5年的快速业务发展需要。
“花样年在未来3-5年会还做不到‘花开中国’,会集中精力于我们四大区域,珠三角以深圳为中心、长三角以杭州为中心、京津地区以天津为中心、西南地区以成都为中心,这四个区域面积占不到中国的10%,经济总量占到中国的60%。花样年只做两类产品,城市核心区、规划新区的大型综合体(集合式),成都、天津、无锡都有类似项目。我们主力客户人群,就是这四个区域的中高收入阶层,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的家庭群落。”潘军的话总结起来,就是一类客户,两类产品,四个区域,“124战略”是他“花开中国”的核心。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