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
11月19日,他山写完《深圳楼市或将面临热钱的洗礼》后两天,接到圈内朋友的一些电话,也看到文章后面的跟帖,归纳起来,大概有两类问题:一是质疑“用排队取款现象来说明热钱涌入的理由不充分”;二是一位叫“大帅”的网友提出的“热钱涌入,我们该如何处置?”。本文针对这两个问题,在他山所掌握信息量和知识范围内做些回答和解释。
关于第一个问题。从柜员机里取钱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事,一个人手中持有几百张卡也不是违法的事,但一个人手持几百张卡,依次从柜员机里取钱,且将每张卡的额度去到极限,这应该不是一件正常的事。受到网友质疑后,他山特意询问了香港那边的朋友,他说香港的不少外币兑换点,许多人排队兑换人民币。为什么排队?大家知道,港币是绑定美元的,美国加印钞票让美元贬值,港币也就跟着贬值,现在投资者把港币换成人民币,能轻松赚取人民币升值的差价。
香港证券界一位专家透漏,香港8月底人民币的存款是1500亿,年底预计要达到2000亿。这么庞大的数字,递增速度如此之快,是香港楼价出现天价楼的重要原因之一,从4月1日起2000万港元以上楼宇印花税率由3.75%提高到4.25%,应该说,这区区印花税并没能抑制2010年楼价20%的涨幅,于是才出现了11月19日港府宣布买入的房屋在6个月内转售的,需支付15%的额外印花税;6至12个月内转售的为10%;一至两年内转售的为5%的“严厉政策”。
这些货币的持有者只好将在香港换取了大量人民币现金,通过各种手段带进深圳和内地。经由海关带进深圳,风险是非常大的,有地下钱庄进入,手续费很高。在香港通过网上转账,将人民币存款转到内地几百个人人账户,在从内地账户取出,则是相对安全和将热钱带进内地成本、性价比和安全度最高的方式。
关于第二个问题。大量热钱流入不可避免,我们用处置方式。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他山可能不够资格来回答。但有两点可以给“大帅”网友参考的。一是中央对此的做法,从宏观层面上看,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池子理论”,他山理解,大概是用一个虚拟的货币容器来装这些挡不住的热钱。这个容器是什么形状,有多深,面积有多大,能装多少钱,能承受多大的压强,才能使我们国家的经济体最小程度的受到破坏,我们均不得而知。“池子”是前无古人的事,或者说是一件摸着石头过河的事,但我希望它不要成为童话中“皇帝的新装”。
二是从微观层面观察。他山最近看到《深圳特区报》等报纸联合全国多家媒体推出“2010深圳返乡置业”活动。如报纸软文中强调的“高铁打通了产业转移的桥梁、区域合作的通道。在高铁的串联下,粤港顺势拓展内陆的腹地资源,武汉城市圈的影响力也从长江蔓延到沿海。仅武广高铁就将牵动千亿元产业转移。”这何尝不是热前往内地的一个黄金通道,所以,他山推断,香港热钱一定会借“回乡置业潮”向内地转移。仅此回答各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