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地王房价拍卖 |
分类: 零度思考 |
“地王”的光环背后是罪过
他山
“新河三角洲,中国地王即将诞生”,这句没有惊叹号的广告语,挂在长沙市最繁华地段最显眼位置已经一月有余。长沙一位地产公司老总告诉他山,从广告表面看,中国中部城市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一轮土地竞价就要开始了,从本质上分析,地产寡头可能要来了,“中国地王”的产生,或许是垄断经营和中部城市房价追赶一线城市房价的开始。
如果从这层意义上讲,“地王”的诞生就是“寡头”的诞生。该老总介绍,这是一块百亿标价的地块,地块的位置和政府的规划,从5月份起,就在晨报、晚报、电视台等政府控制的主流媒体大肆推介和评析了。以百亿为单位价格的资源,它的客户在中国,包括香港在内的所有开发商中,也就屈指可数的那几家,有必要在面向内地普通公众的传媒中推销吗?这样做,唯一的作用便是给老百姓放出了房价还将持续上涨的信号。本山认为,这又是政府在作秀。
前段时间,有感于深圳国土部门某副局长出席某楼盘开盘仪式,本山写了篇《政府在“高房价”面前的秀,或表演》,网友对此事反应只强烈,语言之偏激,情绪之激昂,是本山提笔之初远未想到的,一位名为房价头上一把刀的网友跟贴说:“这样的作秀实在是太多了,百姓毫无办法,只有无可奈何心灰意冷,而房价会在作秀中越涨越高,高到足以崩盘的程度。到最后承受崩盘后果的还是百姓,受伤害的总是弱势群体!”
政府的这种行为多了,无疑会激发民愤。该老总介绍,该行为还引起本土开发商的不满。6月初,该市国土部门对竞买该地块的开发商进行了限制,要求有开发300万平方米以上的经历,后来,由于本地开发商的强烈反对,该地块的拍卖时间拖延到本月底。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种苛刻要求是把本土一些处于成长期的优秀开发商拒之门外,且显得光面堂皇。制造“中国地王”只是拒绝本地开发商参与该地块开发的理由。
为什么是“地王”? 06月28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三宗地块均挂牌成功,楼面地价从半年前不足2000元攀升到3000多元。老百姓对媒体大谈“地价攀升”仿佛已经麻木。06月29日,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的一幅黄金地块即公开出让,不到1.4万平方米的土地交价格超过20亿元。这难道不意味着高价房?7月12日下午,东莞塘厦大坪村35万多平方米的土地以1.5243万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成为广东省今年的新“地王”!据说花落万科,金地还表示抗议。这是政府导演的一曲闹剧。
一个接一个的“地王”不断诞生着,拍卖的槌子迅速落下,房价也迅速上升,似乎顺理成章。“地王”与普通来百姓有什么关系?这种炒作只会进一步形成普通百姓与财富阶层的差距,加剧社会的仇富心理。。他山认为,对于目前居高不下的房价,“地王”在其中责任有不可推卸,一方面,它从舆论上制造了房价上涨的预期,另一方面,它在产品的成本中的份额因此而加大,客观造成的房子的高成本。“地王”在高房价中扮演什么角色?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罪魁祸首!
他山认为,地方政府刻意制造大面积的“地王”,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但至少存在三个重大弊端,远远不是用这点财政收入能平衡和补偿的。一是土地资源量浪费,无论多大的开发商,土地开发一般是分期开发,有的周期是几年,甚至更长,那么,在开发一期时,剩下的土地其实是闲置的,他山认为这种圈地开发模式,其本质就是一种变相囤地,这与中央提出的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二是人为形成不平等竞争。他山这几年走南闯北,与南北的许多大小开发商都打过交道,有些本土的成长型的中小开发商,其实能开发出相当不错的产品,甚至有些产品品质高于一些品牌的大开发商,且产品价格比大开发商还有优势,但目前地方政府出来的这种土地游戏规则,对这些中小开发商明显是不公平的,如此的话,只是剥夺了许多中小企业的发展机会,扼杀了一些处于青春期的企业,增加了行业的不平等竞争,不利于整个行业的百舸争流。
三是培养了寡头,为少数权力阶层和财富阶层垄断市场奠定了基础。他山认为,这是一种官商勾结的前兆。这是老百姓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是,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出场,社会资源逐渐集中到少数企业手中,社会的贫富分化继续加剧。准寡头出现局面有了可能。老百姓们期待的房价的下降也就成为了泡影。“地王”的光环背后是不可绕恕的罪过。
推荐阅读:“中国地王”产生七大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