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忙碌的哲学家

(2008-02-27 15:13:06)
标签:

杂谈

分类: 活@姿态
    “我发现来自内地的朋友和马来西亚的朋友,有明显的人际互动上面的差异:内地来的朋友在空闲时比较热衷于聊天,把好不容易蓄积起来的能量,立即倾吐于人与人的交际。这里面似乎蕴藏着一种细微的不安,好像沉默或安静的状态是不妥当的,只要有一群人聚集的场合,大家就得把空档填满,让氛围显得比较安全热络一些。

    回想起自己在二三十岁的阶段里,由于内心的自我价值感十分低落,在情感的索求上几乎带着一种上瘾倾向,因此对他人提供的温暖总是十分向往。但是历经二十多年的观察下来,我发现基于这种动机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多半不会带来真正的满足,甚至是徒劳无益、制造是非的。不过当然,这并不意味疏离冷淡就是健全的表现;真正的重点乃是要意识自己当下的心理真相是什么,否则往往会被潜意识里的莫名驱力所操控。

 

   以上来自胡茵梦的博客,也是我最近在考虑到问题。

   我们以及我们身边的很多人,朋友很多,喜欢聚会这样的场合,包括我自己,曾经那么依恋纯洁的友情,其实某种程度上是自我匮乏的表现。尤其是年轻的时候,自我价值没有得到肯定的时候。

    你越是不能独处,越说明你害怕面对自己。当然这个独处可能有一些孤独,孤独的不是没有人陪,而是没有人与你产生共鸣。需要人陪伴的不适感觉叫寂寞,寂寞是不接受自己目前状况的心理状态。而孤独是一种对自己有自我认定和信心的独处状态。

    朋友多了路好走,这是我们的口头语。但是从反面来看,朋友多,把时间和精力过多地花在朋友身上,是否是在逃避自己?

忙碌的哲学家的寓言说的是:

敌人威胁要围攻科伦兹这个城市,于是这个城市的居民都很快的起而抵御,有的人擦亮武器,有的人收集石头,有的人修护城墙.

此时,哲学家看到这种情景,就匆匆披上斗篷,开始热心的在街上来回滚动着苹果桶.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只是希望像其余的人一样忙!」他滚动着桶,唯恐自己成为众多勤勉的市民中唯一无所事事的人

看看我们自己,是不是忙碌的哲学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岗在心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