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说的民工小学,并不是我个人给出的称谓,是某小学校长给我的新词汇,让我知道在这个大城市里,小学校只有民工小学和贵族小学之分,没有第三种小学的存在.
我想在家附近随便给孩子找个小学入学,期望她们能向她们爸爸那样,当初在农村最简陋的小学上课,然后考上当地最好的初中最有名的高中,然后照样走进名牌大学.这只是孩子她爸爸创造的神话,我想孩子们也能复制下来,好象老天并不给我这个机会,随便找一所简陋的小学让孩子们入学,竟然成为一种奢望.
在离我家两站地那有一所普通小学,我爬遍了两层楼才找到一个活人,那看门的告诉我,因为常年招不上来学生,现有的学生并入其他学校,今年这个小学宣布彻底黄了!我就这样被一个硬钉子顶到了大街上.万般无奈之下我给教育局打了电话,询问我家户口所在地还可以上什么小学,人家输入我家户口编号之后告诉了我一个小学的名字,我找到电话号码打过去一问,人家说我们学校的地址在xx监狱附近,从你家上某郊线车坐六站地,下车后打一个摩托车二十分钟就到了,我们学校困难没有班车.小学生在城郊长达一个小时的路途中,搭不上直达公交车,俺家不趁私家车,学校没钱养班车,怎么上学呢?
按照这个城市的地图,我又找到了一个距离我家有八站地的小学,虽然远但还是有直达公交车的嘛!结果那个校长在接过我的户口仔细查看之后无限惊讶地说,"你们家是住那么高档社区的有钱人,怎么非要把孩子往民工小学里塞呀?有钱买大房子没钱给孩子上重点小学吗?你们家长的消费观念有问题呀!再说了,我这里是农民工小学,是市政府指定接收外来农民工子弟的,没有农民工身份也行,除非你有民政部门或街道颁发的低保户证明,或者是双职工下岗贫困证明,我们是免收一切赞助费的福利性质小学,你不要搞错了!节约孩子教育费这点小便宜你不要想占了,比你困难的人多得是......"就这样,我满脸通红地被校长的软钉子给请了出去.站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我问我自己,至于嘛,多大点儿事情?适龄儿童入小学,被我家俩孩子制造得如此离奇,被严酷的现实演绎得这么曲折,生活就这样跟我们一家开着大玩笑,我仿佛因为孩子高考差一分没进清华一样焦头烂额地奔走,老天!你还要玩儿我到多久?
现在本市所有的小学招生工作都已经结束,确切地说在孩子们去小区里那所小学面试的时候,其他学校招生工作早就已经结束一个星期了,那小学是最后一个招生的,结果出了意外的岔子,
谁说女孩子不惹祸,捅了一个娄子就差点没把我整进医院去,打了六个吊瓶,到现在我的嗓子还肿着呢!说一千道一万,所有的结果必须由我们家长去埋单.有高人指点我在孩子正式找到一所小学入学之前,千万不能先到教委去投诉那个小学校长,在这个圈子里混的都是有间接联系的,先入学后投诉才是正经的,可是先入学,我入哪个小学呀?
在这个城市所有公立的小学里,(绝不包括民办的私立学校)按照教学质量和规模声望,不同学校中一个孩子上小学入门费的标准分别订为八千,一万八,两万四,两万五,三万八,四万八,这仅仅是入门费,不包括入学之后的书本费学杂费伙食费校服费班车费等,即便这么高的收费标准也阻挡不住家长们砸锅卖铁望子成龙的决心.由于招收的名额有限,而想入学的孩子却奇多,于是面试之后录取谁不录取谁就有说道了,想进好学校人情费是难免的,就是你揣着钱没熟人也是进不去地,因为供大于求,于是这样的小学只能被撑得牛上加牛.而那些不收入门费的普通小学,由于长期没有生源,最后只能被饿死.
我今天才弄明白,关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传说早已经被落实得面目全非,谁能改变这个现状?谁能改变这个体制?我不想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再混一年,按照现在所在幼儿园的收费标准,一年俩孩子的托儿费是二万四,我凭什么为重复教育去埋单?在巨大的压力下,我如蝼蚁一般,顶着六月的骄阳,继续东奔西走,东奔西走......,我想将来我家那俩丫头肯定能嫁给总统或者做女总统,所以在成长道路上走出的每一步都有异于常人,还有很多朋友对俺家闻所未闻的经历表示惊诧之余又提出了个建议,建议我出一本书,书的名字就叫<<传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