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我的随笔 |
前两天,在很忙的时候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他说想和妻子离婚。
我不禁鄂然,尽管这个社会离婚率一直是呈现上升趋势,离婚现象已是见怪不怪了,但我总是无法把离婚这两个字与他们夫妇连接起来。朋友,是伤心的,因为我感觉到了电话那一头的他已是泪流满面。“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心伤时”,朋友哽咽的语气已经诠释了他心中无法排解的痛苦。我只能在电话中劝告他,阻止他,并试图唤起他对自己与妻子之间美丽的回忆。但是,就连我自己都觉得这些话语是苍白,是无力的,一如秋风中飘舞的黄叶。当挂上电话之后,我还沉浸在一种浓浓的惆怅中走不出来。
在我的心中一直有很多美丽的镜头,这些镜头都是在这位朋友在向我叙述他与妻子的爱情时在我的脑海里烙下的。这许多镜头的组合,便是一章爱的缠绵,一首情的欢唱。其实,我多想质问朋友,:你还记不记得你说过“相思是无寐的主题”,她是你“相思的全部”,为她你要“流尽我一生的伤痕”。你还记不记得“想像妻独拥孤灯砌筑”你们的“爱巢何等艰难”“便如当年”等你一样。你应当和妻子一起去“三月桃林里同采朵朵往事”,因为你对妻子许诺“让我携着你,连同袋袋缺齿的往事,再去大海高山,在夕阳中共许来生的山盟海誓”。
但是我没有勇气去质问,因为俩人世界是一个简单却又复杂的世界,一个外人是无法去探究,去猜度这其中的四季风景。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我不尽赞同这样的说法,但又不敢去反驳。因为,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得太久,确实无法保持最初的激情。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琐事涌起,难免出现磕磕碰碰。没有了花前月下的浪漫,爱的花朵也会稍稍枯萎。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宽容,是理解,是忍让,是一种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爱情淡了,但因为这爱情,两个人共享了无数个或喜或悲,或平淡或激动的日子,为什么就不能把爱情转化为一种浓浓的亲情呢?
在我的心底深处,一直铺张着两幅很美的画。
一幅是乡村的:在一个炭火熊熊的火坑边,一对年过七十的夫妇,端着酒碗碰杯畅饮,时不时还互相调笑几句,眉目间溢满了情和爱,一屋子春天般的温情在弥漫。
一幅是都市的:冬天,凛冽的寒风呼号。在被高楼大厦挤得窄窄的林荫道上,一对年轻的夫妇在散步,男的用风衣裹着单薄的妻子,女的小鸟依人般的靠在丈夫坚实的肩膀上,俩人的脸上露出的是幸福,是满足。
需要说明的是,这两幅画不是我的杜撰,也不是哪一个画家的手笔,而是我在真实的生活中亲眼目睹的一道人间的风景!
此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当我再一次见到这位朋友时,他会和妻子亲密无间地站在家门口笑吟吟地迎接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