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中的乐趣——缘起
(2024-05-20 16:24:09)
标签:
2024学习古文观止 |
分类: 说学逗唱 |
以前上语文课,最不喜欢的就是古文。一上到那些著名的篇章,我那个心神不属,辗转挪移,如坐针毡的感觉,到如今都还记忆犹新。所以,我的语文考试,从来就没有得过高分,罪魁祸首之一就是古文题!
离开学校之后的几十年,我阅遍一切手边能找到的各种好书,迫不得已时,连德语和法语小说都啃过,就是再也没有碰过古文。然后,很突然地,有一年,忘记了起因,我翻开了《黄帝内经》,哦,想起来了,是因为听了梁冬和徐文兵的一档广播节目之后,对黄帝内经有了一点兴趣。那之后,同时开启了佛道儒各种书籍的泛读。读着,读着,我就发现,市面上各种对经典古籍的注释大多都带着作者本身比较强烈的主观意识,有时候,对于同一句话的注解,南辕北辙,全看作者是站在哪个角度和层面去解读。意识到这一点的我,开始在网上寻找好的注解书籍,然后交叉阅读,试图对古文做出最中立的理解。这个过程耗时很长,也很枯燥。但很神奇地我居然兴致盎然地坚持下来了。
然后,又不知道是为什么,最近我开始阅读《古文观止》。据说,我们中学很多课文就是节选自这本书。果然,开篇就是《郑伯克段于鄢》。这一回我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在开始之前就进行了各种对比,查看,选择了北京大学出版社,阴法鲁主编的译注版本。译注说明的落款时间是一九八零年十一月。想着,那应该是能够好好做学问的年代。于是跟着它,我开始了《古文观止》之旅。
果然,这是一本靠谱的译注。每篇文章都分题解,原文,注释以及译文四个部分。先交代历史背景,再给出有疑难字注音的原文和注解,最后给出译文。清晰明了,不拖泥带水,不上三观。真的是一本好书!!!
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有茅塞顿开的惊喜;有恍然大悟的舒畅;有原来如此的会心;还有‘艾玛,怎么会是这样’的吃瓜时刻。人生第一次感觉古文是个好东西,有时候,一百字所创造出来的生动场景,现在的作家怕是一万字也描绘不出来。当然,古文之难认,难懂依然是一道很难逾越的大山。不过,注释在手,万事都有。看一回两回记不住,一百,二百回之后总是能混个脸熟的。反正也不用考试,不用向谁交待,有空就看看,十分惬意。
所以,我决定,要在这里开一个系列,记录分享一下阅读《古文观止》的趣事。今天算是一个开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