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利比亚——教育
(2011-03-02 20:15:51)
标签:
回顾杂谈 |
分类: 利比亚 |
绝大多数我们接触过的利比亚人,都非常热情,友好,乐于助人,对于外面的世界,外国的人民有着很强烈的好奇心和认识的欲望。但同时,因为政府给与他们相对良好的生活条件,导致他们比较懒散。经常在大街小巷里我们会看到游手好闲的小青年,穿着摩登,油头粉面,有些还开着价格不菲的小车。我们始终搞不清出他们靠什么为生。这么年轻,为什么不去上大学,不正经去上一个班?
利比亚的教育水平,这两年可能有所提高,但是之前的水平不高。这具体表现在,迄今为止,我们在利比亚都没有找到一个能够胜任简单办公室工作的人。就更不要说工程师,建筑师了。我不否认,杰出的利比亚人肯定存在,只是可能数量不多,我们没运气碰上。倒是有一些年纪在60-70岁之间的人,相当有教养。他们应该是在卡大叔上台之前受的教育。他们中的大部分能讲很好的英语,对事物有更深刻的认知和分析。
很多年纪在二十五到五十之间的人,完全没有学过英语。这给利比亚的开放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但是很快的他们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英文补习班如雨后春笋,发展迅猛。大家的学习热情也很高涨。我们公司的三个司机,都参加了这种补习班,都从一句英文都不会讲到今天可以跟我们完全没有问题的沟通。其中,年纪最长的是五十岁的巴德丁。
听说现在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英文课程。在大学更是必修课。鼓励英文学习这一行为本身也意味着利比亚准备加大开放和发展的力度。我觉得这和亲美没什么很具体的关联。因为,英文现在已经是国际贸易和交流中不争的通用语言。亲美也好,反美也好,你想要有国际交流,就要学英文。
但我估计他们的教程还是比较落后,因为我们财务顾问的儿子默罕默德告诉我,他这个建筑系的学生,今年就要毕业了,老师教的还是以手工画图为主。电脑软件的应用只学习了最最初级的。建筑系如此,其他科系应该也还没有来得及更新。但是势头良好,感觉很快他们大学就要有所变革了。
随着越来越多外国公司的涌入,一小部分有志的,勤奋的年轻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如饥似渴地向外国同事学习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假以时日,我相信,这些年轻人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然而,现在,我又要说了,动荡过后,估计相当一段时间里,不会再有外国公司进驻利比亚了。才刚学好的英文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先进的技术也还没有全部学到手。这良好的发展势头一下子嘎然而止,何去何从?可能会让民众很是疑惑一段时间。
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意义有多重大,不需要赘言。
唉,又是一声叹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