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时空已经完成
(2013-04-26 16:23:32)
标签:
财经 |
本周市场未能延续上周五的反弹,而是再次震荡调整,经济数据疲软是主要原因。本周二公布的汇丰4月中国制造业PMI初值为50.5,降至两个月来最低,远低于机构预期,导致当天股市大跌,下半周也弱势整理。不过我们认为,数据的不利影响经过本周的调整已逐步得到消化,而由经济疲软引发的宏观政策倾向适度宽松的预期,却在逐步增强。国资委4月23日会议强调,中央企业必须以“保增长”助力全国“稳增长”,中央企业今年增加值增长要达到8%以上,利润增长要达到10%以上。而央企去年实现利润总额1.3万亿元,同比增长2.7%,与10%的目标相比差距较大,今年要实现“保增长”目标有较大难度,为实现目标,不排除未来推出配套刺激性政策措施的可能。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再次强调“稳增长”。种种迹象表明,宏观政策微调可能性加大,有望推动后市反弹。
从各类机构资金动向看,近期出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变化。据《证券日报》报道,社保基金近期增仓迹象明显,截止周四,社保基金新进了88只个股。近日,人社部、证监会等部委联合出台了两个文件,让企业年金大“松绑”,或给包括A股在内的资本市场带来4800多亿资金的“活水”。 此外,产业资本近期也出现了增持的迹象。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以来25家公司股东累计增持市值已达33.72亿元,股东净增持达8.45亿元。外资方面,QFII已在A股新开52个账户,几乎达到去年整个下半年水平,显示出外资积极入市A股的态势。从历史经验看,社保、产业资本、QFII等资金动向往往对于市场中期趋势具有领先意义。而与此同时,经常被视为“反向指标”的公募基金仓位正在下降,从已经公布报告的基金股票持仓汇总情况看,2013年第一季度股票持仓占净值的比例由2012年第四季度的77.96%下降至76.44%,持仓比例下降至2010年三季度以来的最低值,从反向角度发出了大盘可能阶段见底的信号。
从技术上看,1949-2444点上涨历时47个交易日,而自2444点开始的调整到本周五也达到47个交易日,实现了对称,调整时间已经足够。空间方面,下跌幅度已经超过前期涨幅的0.5倍,而0.618倍的黄金分割位在2138点,也非常接近,因此调整空间也已基本完成或者说继续下跌空间极为有限。目前市场已位于中期底部。
热点方面,本周前半周市场分化演绎到极致。高送转中小盘品种,特别是创业板持续大涨,创业板指数创出反弹以来的新高,但周四下午风云突变,欧菲光、泰格医药等高送转抢权、填权题材的龙头品种冲高之后大幅回落,并放出巨量,短期头部迹象十分明显。而与此同时,权重蓝筹股仍处于阶段低位,近期热点转换的条件已经具备。
5月份将召开券商创新大会,本周券商板块逐步转强,但尚未开始拉升。银行股一季度业绩陆续公布,大部分仍保持较快增长,而股价在本周剧烈震荡中表现平稳,筑底特征明显,后市可能成为启动大盘反弹的关键力量。此外,推进城镇化乃大势所趋,相关规划不久将出台,将有力推动基建、地产等相关行业。而地产板块本周出现较大幅度回调,“招保万金”等龙头品种再次回到重要均线支撑或前期反弹启动位置,其业绩的大幅增长并未在股价上得以表现。随着中小题材股的短期见顶,投资者近期可将关注重点转向金融、地产、基建等低估值蓝筹品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