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生九子论

(2023-03-30 17:47:54)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文化

螭吻(别称:蚩吻、鸱尾、鸱吻、鱼虬、鰲龙、鳌鱼)

特征:龙头鱼身,即龙鱼,常筑于宫殿建筑的屋脊上,寓意避免火灾。平生好吞,能御水。

明李东阳版的龙九子之一,又名鳌鱼,兽首鸱尾形如龙的龙子,因其好望、好吞火、能吐水,故将其筑于屋脊有辟邪防火之意。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

明杨慎与李东阳进行过深度探讨,杨慎版龙九子中也依旧保留了螭吻

螭吻的得名其实是由于误传所致。古时修筑于屋顶的龙子有三,分别是螭〈虫勿〉〈虫弯〉〈虫全〉以及鳌鱼。明陆容《菽园杂记·古诸器物异名》所载:螭〈虫勿〉,其形似兽,性好望,故立屋角上。”“〈虫弯〉〈虫全〉,其形似龙,性好风雨,故用于殿脊上。”“鳌鱼,其形似龙,好吞火,故立于屋脊上。也就是说螭吻(〈虫勿〉)鳌鱼起初并非是同物。之所以说是误传,是因为是螭吻(〈虫勿〉)最初应该是嘲风的本名,明李东阳《怀麓堂集》中载: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无论从习性上还是所处位置嘲风均与螭〈虫勿〉一致。而性好风雨的〈虫弯〉〈虫全〉以及好吞火的小龙鳌鱼反而与如今的螭吻一致。若以现行说法以论之:嘲风=螭〈虫勿〉螭吻=〈虫弯〉〈虫全〉+鳌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