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牛市结束证券/理财股票熊市股票 |
分类: 大势跟踪 |
四论牛市结束:A股本轮牛市的三大推动因素已经基本失去作用
陶博士
一论牛市结束:当所有人想得都一样时,可能每个人都错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1bb2301008mwb.html
二论牛市结束:商品牛市背景下,全球股票市场处于长期熊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1bb2301009gpl.html
三论牛市结束:世界是平的,全球熊市背景下的A股不可能独善其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1bb2301009inn.html
笔者2008年1月底提出的“牛市结束”的两大要点是:(1)乐观估计,2008-2009年上证指数的核心波动区间是3000-5000点(上下限正负波动10%-20%);(2)未来最重要的观察变量是通货膨胀(通胀无牛市)。
一、中国A股本轮牛市的三大推动因素
笔者认为,中国A股本轮起自2005年6月的股票牛市的主要推动因素包括如下三个:人民币升值、股权分置改革和估值洼地。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汇率改革方案。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而是一篮子货币政策,从而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自人民币升值以来,热钱不断涌入中国,媒体不断宣传当年日本和台湾本币升值的巨大牛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资金不断进入股市。人民币升值是中国A股本轮牛市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所谓股权分置,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暂不上市流通。股权分置改革就是政府将以前不可以上市流通的国有股(还包括其他各种形式不能流通的股票)拿到市场上流通。股权分置改革自2005年大规模启动以来,媒体持续大力宣传股改后大小股东利益的一致化,将有助于上市公司业绩的持续提升,加上非流通股东的极力配合,上市公司近几年的业绩得到明显释放。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A股本轮牛市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2003年-2007年,全球股市总体上处于上涨趋势中。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股市的启动点最迟都是在2003年上半年,中国A股的启动点是在2005年6月。别的国家和地区的股市都已经涨了两年多了,2005年的中国A股市场则应该成了相对的价值洼地,估值已经相对便宜应该才是本轮中国牛市出现的真正原因。
二、人民币升值推动因素已经开始淡化
至2008年5月,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至1美元兑现不到7元人民币,已经开始出现人民币应该适当贬值的言论。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其实是不存在的,人民币相对美元在升值,人民币相对欧元等货币却在贬值。
即使美元冲着人民币升值而不断涌入中国,也不见得一定要进入股市,特别是在中国A股已经明显高估的状态下。涌入中国的美元,只要换为人民币,存在银行,考虑升值和利息两项因素,就可能获得大约10%的非常稳定的年收益率。这对于厌恶风险的美元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这样的资金不见得会进入风险莫测的中国A股市场。
三、股权分置改革已经成为负面因素
至2007年底,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基本接近完成。
2005年大规模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对于股市的影响,至2008年已经成为明显的负面因素。股改后,海量的“大小非”在2008年开始进入解禁高潮期,而且将一直延续至2009年和2010年。
以沪深300指数为例,2007年底市价总值为250726亿元,流通市值为59125.04亿元,流通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仅为23.58%。至2011年上半年,将进入接近完全流通状态,也就是说在3年半的时间内,仅股权分置改革将导致新增3个以上的2007年底规模的流通股份市场。这对于明显处于高估的A股市场,显然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消极因素。
四、价值洼地因素已经消失
因为滞后于国际股票市场的启动,也因为2005年A股的估值确实便宜,2005年是一个价值洼地。进入2007年下半年,这个估值的洼地也已经没有了。
A股的市盈率变化如下图所示。2005年,A股PE在10余倍。2007年下半年,A股PE最高已经超过了50倍。估值洼地因素的消失,牛市结束则成为十分自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