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迟读的课(四)

(2009-12-05 11:50:25)
分类: 临窗记事

    (四)态度
     言语的态度,应該如何落实?弟子規教得非常仔細。
      孝順恭敬:跟父母讲话的态度要非常恭敬,现代人为何无法做到?电视、音乐让他的心很浮动、烦燥,所以听两句话就不耐烦,就顶嘴。我们要先反观自己有没有做到?假如有一位母亲呼唤子女,其子女马上走过来说:“妈妈,请问有什么事?”这样的声音和态度,现在几乎看不到。所以,要从我们自己开始做起,先有这种恭谦的态度。不是对父母如此,对所有的长者都应该如此。但对孩子不能这样,学问是活的不是死的,如果儿子說:“妈,来一下”你马上走过来:“儿子,有什么事?”这就颠倒了,孩子会慢慢变得傲慢、无礼。应该是晚辈到长辈的面前才是正确的。

      父母呼,应勿缓。有时你在答应父母的时候,表面上看起來有应,内心却是不耐烦,所以对待父母的召唤,还要观察自己的心是否真诚恭敬。如果能从内心深处下功夫,不出三个月,绝对会让身旁的人刮目相看。一个人求道德学问有没有效果,从别人对你的态度就可以判断出来。

      父母命,行勿懒。答应父母的事情,一定要守信不能偷懒。为什么对朋友不敢失信,对父母就失信了?因为怕跟朋友的关系搞坏了,生意做不成,他们的话不敢怠慢;而父母不会计较也无利害关系,所以心就不恭敬了。有的人对朋友不会发脾气,专门把脾气发在谁身上?发在最亲的人身上。真是颠倒!点点滴滴对你付出,对你最照顾的人,你却对他最不好。报父母恩就要先从言语态度的恭敬做起,不要好高骛远。

     父母教 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在教诲我们的时候,要恭恭敬敬地去領受。父母责罚我们的时候,应该虚心接受,好好检讨,反省改过。父母是用一分爱护我们的心,希望我们能够增长德行,才会教育我们,责罚我们。但听说现在的孩子都是一言九顶顶是顶撞父母,对于父母没有恭敬心。有人说:假如父母误会我们,也不解释吗?父母在教训我们的时候,情绪有时比较高昂,你再回嘴辩驳,只会让情况愈来愈糟,可能父子之间就会吵起来,所以此时应该静静聆听。现在人喜欢辩驳解释,都没有去正视自己做错的地方。所以,在接受他人规劝的时候,人家讲了五句,其中四句是对的,没有注意到,立刻要解释那一句讲错的,这样以后可能就没有人给你提建议了。因此,即使父母确实错怪你了,你还是要忍下来,等父母情绪稳定了,他会觉得自己太过分,可能还会主动削水果给你吃,主动过来跟你聊两句,意思就是没事了。假如你处处都能忍,父母会愈來愈佩服你。如果你赢得父母的尊重和佩服,往后你跟父母讲话,他们就能听得进去,所以要沉得住气!当父母责罚的时候,假如骂得很凶,父母又有心脏病,要视情况赶快离开,可能他看不到你,气就消得比较快,所以要灵活运用。孔子有一位学生叫曾参,非常孝顺。有一次他被父亲责罚,一气之下,父亲就拿起旁边的棍子打他,结果他被父亲打昏了。后來曾子去見孔子,孔子骂他不孝。曾子吓了一跳,我连跑都不跑,怎么说我不孝?孔子說:假如你的父亲失手把你打死了,你就是陷父亲于不义。如果把你打死了,谁最痛苦?父母最痛苦,从今以后几十年的日子,他将如何承受痛苦的煎熬。所以,孔子告诉曾子,小杖则受,父母用大杖则走,拿起大棍子时要赶快走。处处替父母着想,就是学活了。父母的教育是对孩子的一份爱心。我就问学生:一个人发了脾气以后,会不会神清气爽、精神百倍?没見过!发完脾气后,身体会觉得疲累,因为一发脾气,身体会产生大量的毒素,要三天才能恢复,所以发脾气对身体是有很大的损伤。须顺承】,我们要理解,是不是父母所有的责罚与要求全部要顺从?在这几十年当中,很多人对中华文化产生了误解,他们觉得儒家所说的孝顺是什么都要顺,那是愚孝。讲这种话的人,可能连一本经典都没有从头到尾看一遍,圣贤绝对不是这种教学理念,【顺】有两种情况,父母所责备我们的事都是正确的,要赶快记住去落实,这是顺;父母的责罚与要求是错误时,不要当面顶撞,要懂得顺势而为,先退一步等待好的时机再跟父母沟通,也是顺。弟子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中国人讲的孝顺,绝对不是父母所有的要求都照做,首先要分辨对错,要用理智去孝顺。父母有过失,我们没有去劝,便是陷父母于不义,这不是为人子者应有的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