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迟读的课(三)

(2009-12-05 11:46:02)
分类: 临窗记事

    (三)时机    
      规过迁善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是劝诫,当父母有过失的时候,我们要懂得去劝诫,交谈的态度就要谦恭.
        劝父母:有个读书人叫孙元觉,他们那里有个不好的风气,如果父母年老生病了,就把他们背到山上遗弃。孙元觉就劝他的父亲不要丢弃爷爷,但父亲不听,所以他也跟着父亲一起背着爷爷上山。把爷爷放下之后,他的父亲要回去了,孙元觉马上去把竹篓子捡回來,因为是用这个竹篓子把爷爷背上山的。他父亲就说:竹篓子不要拿了,放在这里就好。他对父亲说:不行,我要带回去,以后您老了,我再用它把您背上来。他父亲一听,马上把爷爷背回家了。这是善巧方便规劝父亲。所以,我们要观机而行,用非常柔和的言语态度来规劝父母。
        劝孩子:孩子应该懂得劝诫父母,父母也要规劝孩子的过失。有一对父子,孩子十六岁已经学会开車。有一天父子相约开車出门,到了一个风景区,孩子要去加油,便约定下午四点在这里碰面。孩子加好了油,还有一段时间才到四点,便就近去看了一场电影,打算看完电影再回去接父亲,结果一看电影,忘记了时间。等他想起來时,心里也很焦急。这个孩子没学过弟子规》,不知道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他就跟父亲说:车子坏了去修理,所以回来晚了。父亲说:你怎麽可以骗我?孩子接着说:“真的是因为車子坏了”。父亲又说:“我已经打电话到加油站去了,他们说整个下午车子都在加油站里,根本没有修理”。儿子一听很惭愧,东窗事发,被爸爸知道了。接着父亲就说:“我非常生气,也非常难过,但不是对你,是对我自己生气。我教了十六年的孩子,居然会这样骗我,是我教育失败了。所以,我要好好检讨这十六年对你的教育,我要自己走回家”。那里离家有十八英里的路,走回去可能已经半夜了。父亲很坚持,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回去,边走边反省,儿子开着车在后面慢慢地跟着。这一次对孩子的内心是非常大的震撼,他会很内疚。孩子对这件事会记多久?终身不忘!相信这趟旅途是他所走过的最长的旅途,也是他父亲给予他最成功的教诲。所以,父母教孩子要时时以一個反省的态度来感化小孩。在劝人的时候,也要看对方的水准,进而调整言语。论语说:人以下,可以语上也。等程度以下,你要用上等人的言语、态度跟他讲,他会听了一头雾水。掌握这个原则,劝人的效果就会提高。假如你的存心好,时机也没错,态度、方法也正确,还是没有效果,这时怎么办?人的生活行为都有一个惯性,不只是人,万物都市有,在物理学中叫做“惯性定律”。譬如你要推动一杯水,一开始力量太小不会动,力量要慢慢加大,大到突破了它的静的惯性“静摩擦力”一旦突破了就动起來了,转变成“动摩擦力”,就不用那么费力了。所以,你劝别人改变行为,也要有一个过程,假如你的推动还没有产生效果,說明你的力度还不够,这时你继续努力,等到有一天突然改变了,他就慢慢能自我要求,你就不用再推了。可是这需要一段过程,变了,他就慢慢能自我要求,你就不用再推了。可是这需要一段过程,不能认为没用就不推了,那就前功尽弃。所以,我们要观察,当时机还没到,要用耐性去推动,而耐性中要包含着你的真诚与关怀。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