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说苑》(28)
伟人毛泽东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也许,对于做好事的人来说,不过是信手拈来的举手之劳,但对于这好事的受惠者来说,有时却不啻再造之恩。晋国大夫赵盾要去绛城,路上看见桑荫下躺着一个饿得不能动的人,赵盾就停下车,亲自用口含着食物去喂他。等他苏醒后,赵盾给了他一壶水泡饭和两块干肉。那人接受了食物,却不肯吃,问其缘故,他说家中还有年迈的老母,想把这些食物带回去让老母享用。赵盾让他尽管吃,并又给了他两小捆干肉和一百文钱。过了三年,晋灵公想杀掉赵盾,就命房中武士去追杀他。有一个武士跑得最快,他追上赵盾,一看,竟惊异地说:原来是你。请让我返回去为你战死。赵盾不知所以,就问其姓名。那武士一边往回跑,一边回答说:知道名字干什么?我就是当年在桑荫下躺着的那个人。结果,那武士返回去战死,赵盾也因此逃过一死。于是,刘向感叹道:"此所谓德惠也。故惠君子,君子得其福;惠小人,小人尽其力。夫德一人犹活自身,而况置惠于万人乎?故曰德无细,怨无小。岂可无树德而除怨,务利于人哉?"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这才是所说的施德得惠呵!因此,施惠给君子,君子能让你获得福佑;施惠给小人(寻常百姓),小人能为你尽他的力量。给一个人恩惠的同时,还能救活自己性命,何况施恩惠于万民呢?所以说,恩惠没有微小的,怨恨也没有微小的。怎么能够不积累阴德并消除怨恨,努力为人们谋利益呢?
确实是这样。平时做一件好事,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举手之劳,事情过去,连自己都忘了;但对受惠者来说,雪中送碳要比锦上添花更叫人刻骨铭心。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施惠者旦有了困难时,当年的受惠者就有可能为你上刀山,下火海,再所不辞。所以说,施惠于人,是一件既可利人,又能利己的好事,"利出者福反" 嘛。
然而,毛泽东在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 之后,话锋一转:"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呵。"一时的不经意之举,一件顺手拈来的好事,做到这一点,当然并不难;而能够坚持一辈子做好事,就并非轻易之举了。一时的兴起,说明不了问题;如果能长期以一贯之,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素质。能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平时要有一颗向善的心。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办的每一件事,都要从善良的愿望出发,将帮助别人看做是一条实现道德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同时,在受惠对象中,如果日后他是一位有所作为的人,那么,他就会给你反馈十倍、百倍的福报;如果他只是一位寻常百姓,他虽不能给你带来物质的回报,起码可以为你尽心尽力地去做事。当初你为他卖力,日后他就会为你卖命。因为中华民族历来是个知恩图报的民族。
也许,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但众多的单薄聚集起来,就会成为惊天动地的巨大能量。同理,如果所有的人都怀着向善之心,在善待自己的同时,也善待别人,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手来拉他一把,并将这种意识化为全民族的自觉行动,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美好得多,和谐社会离我们就更近了一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