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平则鸣

(2022-03-26 00:27:39)
标签:

历史

杂谈

分类: 杂谈

                                                                 ---读《说苑》(27

    唐人韩愈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但是,真正做到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便要发出不平之声,并非一件易事。一来咱们历来信奉"吃亏是福"之类的古训,遇到不平事,大多自认倒霉,得过且过;二来凡能欺压于你的,多是强于你的势力,同强者斗,吃亏的永远是弱者一方,拿着鸡蛋碰石头,不是自找的没趣吗?忍字头上一把刀,能忍还是忍了吧。所以说,不平则鸣,是要有一点勇气的。

    例如介之推。晋文公登位时,遍赏群臣,唯独没有介之推的份儿。介之推的母亲说,你何不也去请求赏赐呢?介之推说,求赏的人已经不对了,还要去效法他们,那罪过就比他们还要大。况且,我已口出怨言,因此,我将不会再去吃国君的俸禄了。他母亲又说,那也应该使国君知道这件事。介之推说,言语好比是身上的文饰,我即将归隐,还用这文饰干什么?于是,到绵山隐居去了。

    这叫不平亦不鸣。遭遇不公,虽也在背地里发发牢骚,但终不敢与人理论,去讨个说法,最后只是一走了之。这虽有清逸之风,却难逃窝囊之嫌。无独有偶,同一时代,晋文公出亡。此时,虢国大夫舟之侨认为自已"无德而禄,殃也" 就离开虢国,主动跟随晋文公流亡。后来,晋文公回国,大肆封爵赏禄,却将舟之侨弃之一旁于不顾。有一次,晋文公请大夫们饮酒,酒兴正浓时,晋文公说,你们为什么不为我赋诗呢?于是,舟之侨上前朗诵道:"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一蛇从之,周流天下。龙反其渊,安宁其处。一蛇耆干,独不得其所。"意思是说,有条龙威武矫健,不久前失去了它的住所。有一条蛇跟随着它,游遍了天下。这条龙反回到深水,安居在原来的住所。那条蛇耗尽了脂油,却得不到栖身之所。晋文公一听,恍然醒悟,就说:你想要得到爵位吗?请等待一两天的时间;你想要得到俸禄吗?我马上命令粮官去付。舟之侨答道:经过请求才得到封赏,廉洁的人是不会接受的;话说尽了才得到名声,正派的人是不会去做的。如果天上浓云密布,下起倾盆大雨,那么禾苗就会兴旺生长,谁也禁止不住;现在因为一人说了话就施惠给一人,就如同为一小块土地下雨一样,整个大地是不会生出禾苗的。说罢,"历阶而去"

    在这里,舟之侨的行为是令人佩服的。舟之侨在晋文公最困难的时候主动跟随他,到他成功后却将舟之侨冷落到一边,因此,舟之侨心中的不平是可以想见的。但他没有象介之推那样,大气都不吭一声,便悄然离去,而是以借献诗的机会,表达了心中的不满。做为臣下,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向君主公开表达自己的不满,这是需要一点勇气的。当然,这绝不是"利令智昏"。当晋文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想要弥补时,却被舟之侨拒绝了。"请而受其赏,廉者不受也。"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要的脸不是脸" 在这种情况下,接受封赏也是很不体面的一件事。于是,舟之侨将该说的话都说了,然后,义无反顾地离开了。

    我对舟之侨的这种做法极为赞赏。不平则呜。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还不敢作声,这未免活得也忒憋屈了。该我得到的,我就应得到,哪怕得到之后再扔掉,那是我的事;如果我该得到却未得到,我就会去要,去争,只有这样,天下才有理可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野菜三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