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站着说话腰不疼

(2021-10-18 06:49:36)
标签:

历史

分类: 杂谈

                                             ---读《魏书》记    (22)

    卢昶,字叔达,是北魏名臣卢玄的儿子。学涉经史,早有时誉,太和初为太子中舍人兼员外散骑常侍。他奉旨出使梁国,到达那儿时,正值肖鸾登基即位。魏高祖发兵讨伐,卢昶之兄卢渊被任命为别道将。肖鸾听说魏国前来征讨,自然非常恼火,对作为使者的卢昶也就更加不客气,倍加虐待,平时只让他吃些腐米臭鱼之类。而卢昶呢,自已的哥哥是讨伐军将领,自已偏偏又置身于被讨伐的梁国,心里十分害怕,对肖鸾的轻慢不敢吭声,只有逆来顺受。倒是负责接待通报工作的谒者张思宁性情耿直,不肯屈服,结果就壮烈的死在了那儿。后来卢昶回到魏国,高祖认为他的忍辱负重丢了朝廷的面子,因而对他大加指责,说他"俛眉饮啄,自同犬马""甘彼刍菽,以辱君父",责怪他为什莫不杀身成仁,抱节致殒。高祖说:"有生必死,修短几何?纵不远惭苏武,宁不近愧思宁。"卢昶诉苦道,肖鸾昏狂,诛戮无道,自已怕不能仰奉明时,归养老母,这才学得蠖虫的样子,求得先屈后伸。自知有辱使命,故而前来负荆请罪。还算不错,高祖并没有杀他,取他首级,只是摘了他的乌纱了事。

    实际上,高祖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认为卢昶使自己脸上无光而把他狠狠的挖苦了一顿。其实,高祖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罢了。你想,魏国发兵攻打人家,肖鸾心里能不恼火?他没斩使者,已是手下留情了,还能指望他像对待贵宾那样对待卢昶?至于鹿场,当时即使抗争,也不过枉送一条性命,根本于事无补。再说,鹿场家有年迈老母、妻子儿女,顾念一下性命,屈以求伸,也不是甚么情理之外的事;况且,他毕竟只是忍辱负重,并没有投敌变节,与人格上并没有甚么大的亏损。身之发肤受之于父母,一丝一毫不应有失,这是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他以完整之躯回到魏国,不表扬也就罢了,何苦还要予以惩处,还要说一番恨人不死的轻巧话呢?想当年越王勾践拜倒在吴王夫差的脚下,受苦刑,尝粪便,还要为敌人歌功颂德......作为一国之君,遭受这种侮辱,岂不更有失国体,辱没国家的形象?可是这一切,他毕竟都忍下来了,而且,经过卧薪尝胆,终于东山再起,灭了吴国,国仇家恨一并报了,又为越国争得了新的光荣。当初,勾践若是求得一时的壮烈,以身殉节,只会使越国失去一位伟大的君主;越国人民还不知道甚么时候才会有一位新的圣主,领导他们翻身得解放呢!也许是胜者王侯败者贼的缘故,却从未听到有人说过勾践的一句坏话,反而对其赞誉有加。但到了鹿场这儿,虽无亏大节,只不过没有激烈抗争,苟全了一条性命,不但受到惩处,还遭到高祖的一顿冷嘲热讽。你说这世界上到那里说理去?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一生只有一次。头颅掉了,不会像韭菜一样再长出来;"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谎话,顶多为自己壮壮胆,落个虚名而已。如果能够保全性命,谁也不愿去当二十年后的那条好汉。《吕氏春秋》里有一则笑话,说齐国有一个事奉主子的人,主子遇难而他未死。后来在路上遇到一个老朋友。朋友问他,你没有去殉死吗?他说是,事奉人是为利,死是不利的,所以不死。朋友说,你还有脸见人吗?他反问:你认为死了反而有脸见人吗?鹿场之所以没选择死,一是顾念老母及家人,二是为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事实也证明后来鹿场也确实为朝廷做了不少事。高祖那一番话,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永远的杜老师
后一篇:母子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