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蹉跎(25)
初次见到李树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白皙的皮肤,一看就不是普通庄稼人;再加上微微发福的身材以及额上的几垄沟壑,果然就有了几分官员的威严。其实,他当时年纪并不算太大,也就是三十多岁。
关于他,在村里有很多传说,我所知道的版本是,他在献县高官中学当校长,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其中有一句“太阳毒热的光芒照耀着大地”,被说成是影射,因而受到批判,并被遣返回老家。李坎军老师与他既是同宗近支,又是同一胡同居住的邻居,对他的情况比较了解。他说,李树锦不是高官中学校长,而是高官完小校长。文革初期受批判是因为在一次开会讲话时称老人家为"这个老头",造反派说是对老人家大不恭。至于小说的说法,他倒是没听说过。还有,李树锦从献县回到交河老家任教,也不是被遣返,而是按照当时的政策,公办教师回原籍任教,与李秀荣老师是同一种情况。
在乡亲们心目中,当过校长的人本来就挺受尊重的,再加上李树锦还写得一笔好毛笔字,很工整的颜体,当时公社各部门都有他书写的语录标语。他给公社商店写过大幅标语,被雕刻在商店的房檐下面的墙上,多年后还一直保留着,直到近年拆迁,商店被推倒,标语才消失了。
当时,遵照最高指示,中学下放到大队来办,庄头小学本来是一所完小,也开设了初中班,李树锦任初中班教师。我们曾经偷偷地去看他上课,他讲课时神情很严肃,估计学生们也被他的气势所吓住,全班没有一个说悄悄话的。他讲了些什么,反正我们也听不懂,就很扫兴地离开了。但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的板书,字写得很工整,很漂亮,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偷偷地模仿他的字体。我记得他好像只给我们上过一次课,也是唱歌,但印象不深。
他有一双儿女,女儿叫丽丽,儿子叫亮。丽丽长得很漂亮,也很乖巧。有一次放学后与小伙伴们在井边玩耍,不小心掉到井里,被活活地淹死了。这件事在村里引起了震动,人们都可惜一个挺好的闺女居然死于非命。事情发生后,李树锦虽然非常悲痛,但表现得很理智,他没有把怨气发在与丽丽一起玩耍的孩子身上,也没有给其家长出任何难题。对此,村里人对他评价甚高,有人赞叹:“树锦先生到底是先生,知书达理。”
他在庄头小学任教时间不长,就被调走了。他先是到公社任代理事务秘书。别看事务秘书不算是多大的官,但属于实权派,买个化肥农药什么的,都得他来批条子。在庄稼人看来,这就是了不起的大权了。后来,他又先后到大鲁道水库中学、洼里王公社孟太监中学任校长。他在孟太监中学工作时,口碑很好。我到教育局工作之后,经常听到那一带的人用佩服与自豪的口气提起他,说这么有学问的校长不多见。在此期间,他还特意把锡绥叔叫去当民办教师。锡绥叔也很为他长脸,不但学教得好,而且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他的一位学生曾经对与李老师“撞拐”的事记忆犹新,多少年后提起来,仍然津津乐道。只不过后来村里非让锡绥叔回村任民兵连长,他才恋恋不舍的放弃了教师这门职业。八十年代落实政策,李树锦重新回到献县,先任教育局成教科长,后改任献县师范校长。有一次我到献县教育局办事,恰好遇到他。他本来不认识我,但听说我是庄头村人,就热情地把我邀到他屋里坐,聊了好一会儿,大部分是扫听老家的情况。那天他非留我吃饭,但因为我与朋友事先有约,所以,错过了与他交谈的绝佳机会。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果能够与他深入交谈一下,不知会长多少学问呢。
一九九二年夏天,李树锦因突发脑溢血,死于任上,以身殉职,终年五十六岁。天妒英才,村里人每每提起来,都会扼腕不已。
2021/6/2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