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老师·多人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除了上述几位老师外,还有几位老师虽然没有给我们上过主课,但时而到我们班上讲过课的老师,印象也颇为深刻。
(1)何平
何平老师在庄头小学任教时间不长,我上学之后,他才调来。年纪也不大,也就是三十来岁的样子。中等个头,皮肤略微有点黑,但有一张国字脸。浓黑的剑眉,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穿一件草绿色的军上衣。平时不苟言笑,给人一种儒雅、方正的印象。他操着一种很流利的普通话,这在当时的农村学校并不多见。 他教我们唱歌,教的也是一段语录歌:“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他的声音浑厚、低沉而有磁性,是一个标准的男中音,实在是太好听了,所以,他上课的时候,大家精神很集中,连我们这些捣蛋鬼也不捣蛋了。他教一句,我们就跟着学一句,而且唱的声音很大,其实潜意识当中是想吸引他的注意,万一得个表扬什么的。
我们还没毕业,他就调走了,据说是调回了他的老家任丘。据说他挺做事干练,文笔不错,口才也好,回去之后不久,就脱离教育,改为行政,当了县革委会的领导。后来,就再也没有听说他的任何消息。
(2)李坎军

他也是教过我们唱歌。后来,我毕业升入大鲁道初中,他也考入了泊头师范。当时初中是二年制,因为身体的原因,我复习了一年。在复习的这一年,他也师范毕业了,被安排到大鲁道中学任教,教我们语文。
八十年代初期,我曾经在大鲁道水库中学教过一段书,与李老师成了同事,私人感情很好,属于亦师亦友的那种。这种关系一直延续到现在,是一段漫长的师生关系。有机会我会写专文介绍。
(3)徐永军

徐永军老师是本村人,我入学那年,他还没有结婚。高个子,五官清秀,说起话来语速很慢,慢条斯理的样子。
我入学的第一节课就是他给上的,是领着我们念一首儿歌:“飞机飞机你下来,我上去/我跟美国打仗去/你有枪,我有炮/打得美国拉拉尿。”人生第一课,影响自然很深,以至于很长时间里,每听到天上有飞机飞过,就会忍不住看,希望它真的能够下来,让我上去看一看,飞机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在本村小学任教时,也做过一年的同事。在学校里,他从不多言多语,也不参与闲杂关系,本本分分的教书,与谁的关系都挺好。现在,他年过古稀,早已退休,在村里过着惬意的乡村生活。
(4)刘杰贞

刘老师也是庄头村人,属于在娘家生活。她性格很好,有点粗线条,说话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给我们代过几次课,讲的什么记不得了。只记得讲课时总爱在一句话后面带有一个“ma”字,到底是“吗”,还是“嘛”,谁也分不清楚,不过是“口头语”而已。
她的丈夫在市区工作,我到教育局后曾经有过接触,人很干瘦,也很精明,在市区一所小学任副校长。不过,俩人感情似乎不太和谐,一直两地分居,其实是有很多机会调到一起的,结果并没有。这应该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悲剧。
她也早已退休,应该年过八秩了吧?
(5)刘瑞常

名字很男性化,其实是一位女老师。她是天津知青,插队到农村,后来回到老家教书。我与她交集并不多,总的印象是爱笑,操着一口天津口音。公社成立广播站,她被选为播音员,在当时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位。
后来,她从人们的视线当中消失了,都以为她回了天津。近些年才听李坎军老师说,她没有回天津,而是在沧州,至今仍在沧州生活。不过,现在即使见了面,我俩也互相认不出了。
(6)刘树功
(7)颜绿阁
也许是原本交集就不多,再加上年代实在太久,这些年我的印象里一直没有她。前几天与李坎军老师聊天,无意中提到她,李老师还特意说颜老师是颜色的那个“颜”。一下子照亮了我的记忆深处,终于想起来,我上小学的时候,确实有这样一位颜老师,而且,她的相貌还依稀有印象,胖乎乎的脸,留着“二模缨”头发。如今,大约也近八十了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