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两个细节的说明

(2021-06-10 00:35:13)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对两个细节的说明

有些没有亲身经历过年轻人,对《饥馑》的一些细节提出了质疑,比如既然那么穷,“表姨夫”为什么还能喝酒、赌钱? 

先说赌钱。众所周知,赌钱在我国古已有之,从未真正断绝过,包括在最严苛的政治形势下与极端的贫困环境里。以我们村为例。当时我们村不兴打麻将,有钱的推牌九、掷骰子(也叫色子),没钱的玩纸牌。这种纸牌多是长条、黑色,故而也称“黑牌”,玩法与现在的扑克类似,最小的不过一二分钱的输赢。即便是最严苛的年代,他们依然没有停止过,不过从地上躲到了地下。不管白天黑夜,把窗户用厚厚的棉被堵上,点上灯,几个人在里面玩。正因为如此,仍然经常被抓到,不是被游街就是开批斗会。表面上他们虚心接受,一转头仍然不改,因为他们也清楚,反正不是玩大钱,被抓住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再说喝酒。当时也供应酒,只是必须凭着“酒票”领取。村供销社有酒坛子,用一种酒提子打酒,每一提一两。另外就是酒菜。我们知道,喝酒成瘾的人是从来不在乎菜的。各家房前屋后种的有豆角茄子之类,摘了上锅一炒,就是挺好的下酒菜。更简单的是在地里拔根大葱,蘸着酱就喝起来。我家的前邻增利爷直到八九十年代,仍然是抓一把带皮的花生,一边剥花生一边喝酒。还有的人喝酒根本不吃菜。我就亲眼见过村里有个老头,每次拿着酒壶到供销社买酒,买了酒,就倚着柜台嘴对壶的喝起来,一边喝酒,一边与人聊天。喝完了,把空酒壶往怀里一踹,就晕晕乎乎的回家了。更加不堪的,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没有钱,偷书卖也得喝酒。为了喝酒,什么都偷,玉米红薯,活鸡活鸭……这样说吧:酒瘾一上来,多不要脸的事也能做出来。

其实,当年挨饿的情况非常普遍,如果你年纪小没经历过,不用问别人,只要问问你的爷爷奶奶,他们就会告诉你实情究竟是什么。 

                                                                2021/6/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桑葚旧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