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家

(2021-06-04 00:01:30)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半生蹉跎(2

老家

庄头村,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一个普普通通的北方农村。 

滹沱河从西往东蜿蜒而过,整个村子背倚滹沱河,分为三个相连的自然部落,座落在河的南岸,自然形成一个字,像庄稼人使用的一柄三齿耙,在我的一些小说中,它称为三齿庄。三道“齿”的缝隙,是两个各有几百亩大的水塘,据说这是全县最大的坑塘了,水波浩渺,风起的时候,浪涛声听出去老远。听老人们说,过去水塘里满是莲藕,又可看花,又可吃藕。塘的四周是柳树和芦苇,夏天到来的时候,柳树依依,芦花泛白,荷花夺目。可惜的是,1963年一场洪水把荷花给吞没了,从此再未见抬头。但那些芦苇仍然在,与水面连在一起,浩渺而神秘。村子的四周,满是梨树和枣树。梨花开的时候,到处是一片香雪海,引得蜂蝶乱舞;金丝小枣成熟的时候,一树的绿叶红枣,一竿子下去,顿时落下一阵红雨,枣的香甜使庄稼人心都醉了。每个水塘中间各有一座孤岛。东面的那座岛叫“前皋”,庄一大队曾经在上面开过机磨坊;西面的那座,原先有人在上面种菜,后来,县里建渔场,把这座岛给铲平了。渔场的修建,破坏了整个村子的风水,动员了大批民工,将阔大的坑塘改成一个个方格子,里面养着不同的鱼种。可惜好景不长,后来水干了,鱼死了,渔场的工作人员也悄悄地溜走了事;而坑塘却再也恢复不到原来的美丽。

      我们村是个大村,分为西小村、大村与东场三个自然部落,以大村为主。按部落分为庄一、庄二与庄三三个生产大队,但是部落之间又各有交叉。每个生产大队又分为五个生产小队。我们家属于庄三大队第二生产队,后来,调到第一生产队。

村里有完全小学一所,是在原来寺庙的地址上改建的。最初有北房五大间,东西配房各两间。大门南向,门两侧各有房屋两间。后来,根据需要,进行了扩建,扒了东西陪房,中间盖起来一排教室,将整个大院隔开,成了二进院。另外,还有供销社(村里人称为“联社”)一所,成为全村的贸易中心,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基本都来自于那里。售货员都是上级派来的,吃公家饭。

大村的西南角有古槐一株,树干几搂粗,树荫遮天蔽日。这儿原先是李家祠堂,青砖青瓦。我记事的时候,它还威风凛凛的立在那儿,每到年节,全族人都汇聚到这里祭拜。文革以后,改为大队玻璃厂;再后来,被家族处理掉了,原址盖起了新民房。如今,只有那株古槐还孤零零的立在那儿,诉说着昔日的辉煌以及现今的孤独。

全村有李刘周杜四个大姓,以李家为最,几乎占了总人口的一半。据说,我们是明朝从山西洪洞迁居到献县尚尔庄,又从尚尔庄搬迁到现在的庄头村。因为李家是庄头,故而又称李家庄头,简称庄头村。随着时代的变迁,外来人口越来越多,村子规模也越来越大,逐渐的变成了一个杂姓村。庄一大队以杜姓为主,庄三大队以周、刘姓为主,庄二大队人最多,基本都是李姓。全村除了李刘周杜四个大姓,还有高、纪、陈、景、张、郑、苟等,只是人口不多。

李家属于耕读之家,祖上读书人很多,出过不少有功名的人。随着科举制的废黜,家族逐渐没落。 

祖父一生勤劳俭约,曾经三下关东,一下塞外,积下一些银两,置办下土地,在西小村的最东面,盖起了五间砖土混合的房屋。房子很高大,墙也很厚,我小的时候经常在窗台上睡午觉。1963年来大水,全西小村的房都倒了,只有我们家的五间砖瓦房屹立不倒,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各家的房屋都坍塌了,很多无处寄身的人就挤到我家避难。这处老宅至今仍在,只是常年无人居住,已经破陋不堪了。很多人劝我卖掉,对我来说,它确实已经没有任何经济价值;但我很坚定的回绝了,原因只有一个:这是我的根,没有了它,我的根就没了。在我的心目中,在哪儿居住都是客旅,只有这儿才是真正的家。我不知道自己将来是否能够叶落归根,但我的心却是一直在这儿的。这一点,永远不会变。 

村里还有我家的土地,现在都由近门亲友耕种着。头节地,二节地,三节地,大窑地,上圈地,小月圈,北撒洼,甜水坑子,北洼树行子......只这些地名,就足以引起我许多少年时的回忆。即便这些当年的回忆是苦的,如今也变成甜的了。

      我们家原来人丁是很旺盛的,但从我爷爷那辈起就渐渐弱下来。我父亲兄弟二人,伯父只有四个女儿;我们家五女一男,只有我是个男丁。好在现在我儿女双全,香烟有延,也算是没有辜负先祖们的殷切期望吧。 

                                                                             2021/5/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出生
后一篇:洪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