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断中考

(2020-12-09 00:05:43)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日记里的历史记忆(25

梦断中考

日记:1975,8,10

李西忠逃学,傍晚,张光耀到他家里来,做工作叫他复学,可他说什么也不去上学了。母亲感叹:“人家能上学却不上,咱是想上学却去不了。”

日记:197618 

每到冬闲季节,我心里就落寞起来,大概是在冬季结束了我的学习生涯的原因吧?看到大雪冰封的景象,心中感到凄然,

凄然啊凄然!人,有什么好留恋于世的呢?

日记:1976,3,30

昨天李维生说给我托人再去上高中,我已经没有兴趣了。年龄已过,个子太高,与小孩子在一起不好意思。

李西忠,远房族叔,我家邻居,长我一岁。上初中时,比我低一届;张广耀,我在大鲁道初中上学时,他在那里任教,只是没有教过我。李西忠升入高中后,却不愿意读,就选择了逃学。张广耀老师与他是亲戚,特意前来做工作,希望他复学。但是,工作没有做通,气得全家人掉眼泪。我的母亲得知,故有此叹。

1973年底,我初中毕业(当时学年制度与现在不同,初中二年制,年初入学,第二年年终毕业。我本来应该1972年毕业,但因病“蹲”了一级,延至1973年底毕业)。适逢教育制度改革,由入学考试改为“推荐选拔”。所谓的“推荐选拔”,主要是看政治方面。千年不遇的时代节点,被我这个倒霉蛋赶上了,结果名落孙山。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我的外祖家是地主。这在“唯成分论”的年代是个要命的因素;其次,“推荐选拔”制度,给走后门开了方便之门。当时,很多人纷纷投门子扒窗户,托关系说情。而我家是白板一块,无人可托,被剥离于推荐名单之外。我的班级老师觉得太可惜,就极力向学校领导争取,领导格外开恩,最终将我名列最后一名。本来入了名单就应该没问题了,偏偏就来了问题。我的一位女同学,其父亲是公社供销社干部,与高中校长很熟,通过说情,结果女同学将我顶了下来。多年后,我对女同学还开玩笑提起此事,说她顶了我,她满脸无辜的说:“俺根本不知道这回事。”

对我来说却是回事,而且是大事。本来雄心勃勃死活要脱离“庄稼地儿”的我意外落选,意味着断了前程,这绝对是个很大的打击。当时在生产队干活,整天没精打采,情绪十分低落,就像日记里所写的,人,有什么好留恋于世的呢?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居然产生了厌世思想。父母对我曾经抱了很大希望,如今希望破灭,也很生气;尤其是父亲,他只上过四年学,小学都没毕业,一辈子心怀耿耿。如今一看我也深造无望,自然是火冒三丈,一提起来就骂街。他曾经气冲冲的找到我的语文老师李坎军老师发牢骚,并且发誓:“你看着,将来我的孩子没有当老师的,绝对不让我的孙子上学!”母亲就劝他:“这又不怨李老师,你冲人家发火有什么用?”

父亲并不甘心,他四处托熟人,亲戚朋友托了个遍,甚至遇到混点官差的就请人家吃饭喝酒,但是一直没有结果。第二年,在延边任州委常委、宣传部长的堂伯父回家探亲,父亲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对堂伯父一说,堂伯父也很热情,恰好在我们大队下乡的公社干部牛德昌曾经是堂伯父的属下,晚上,父亲在家请客,堂伯父对老牛提起此事,老牛满口答应帮忙;但堂伯父一走,此事再无下文。直到1976年,初中毕业三年之后,有人提出再给我走门路上高中,但我已经不想去了,因为个子已经长高,再与一班小朋友同班学习,不好意思了。从此,我的高中梦才算是彻底断了。

李西忠考上高中,偏偏又逃学,而且那么多人做工作也没做通,与我搜肠刮肚想上高中而不得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母亲又是羡慕又是心酸,才说出了这句“人家能上学却不上,咱是想上学却去不了。”多年后,我到教育局工作,回想当年升高中的经历,难免感慨不已:升高中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情啊,偏偏当时就成了翻不过去的大山。近五十年过去了,每每想起母亲的这句话,心里仍然充满了酸楚。

                                                                     2020/1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游街
后一篇:梨花之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