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之吟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日记:1975,4,12
今日起春播开始。上午与周汉鹏、刘青海在上圈地播种谷子;下午在头节地种谷子。
傍晚,全体社员到梨行捕捉“老鸹垫”。
泊头是著名的鸭梨之乡。每年清明前后,梨花开放,总有一班无聊文人长吟短叹,写出一篇篇长长短短的句子来。读着这些隔靴搔痒的文字,总是会想起鲁迅先生《风波》里,文豪见了乡下黄昏的情景,大发诗兴,说,“无思无虑,这真是田家乐呵!”居高临下,隔靴搔痒,怎会知道乡下人的酸辛?
其实,梨花开放的时候,正是乡下人最忙碌的春播时节。在忙着春播的同时,还要忙着给梨花授粉,傍晚,还要驱赶梨花的天敌——老鸹虫;最怕的是春寒的侵袭……一句话,忙得脚后跟都要朝前了,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吟风弄月!
在文人看来,给梨花授粉是最具有诗情画意的事情:一群花花绿绿的少女,哼唱着欢快的曲子,穿梭于如雪的梨花之间,仿佛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其实,哪里知道这些授粉女的辛苦?长时间的站立,两条腿像灌满了铅;授粉要长时间昂着头,脖子都酸了;两只胳膊长时间的举着,像举着一座大山。半天下来,连个直腰的机会都没有;驱赶老鸹虫的滋味也好不到哪里去。老鸹虫是一种类似金龟子的黑色甲虫,梨花开放季节,每天傍晚时分,铺天盖地的老鸹虫就从田间地头里的土壤里钻出来,落到梨树上,枝枝叉叉上黑压压的都是,它们专吃娇嫩的梨花花瓣。它们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怕震动,用木棒一敲,便纷纷坠落。为了不让木棒伤及梨树,就在一段木棒上头绑上一只旧鞋底子,即便使多大的劲也不会砸破树皮。至于春寒,就更可怕了,一夜春寒,便会将所有的梨花冻死,全年就收成全无。所以,每当公社有春寒到来的通知,人们连晚饭都顾不得吃,在梨园里点起干柴,以冒出的浓烟驱赶寒气。
就这样忙活了一天,连说话的劲头都没了。如果说还有心情“吟”,就不是吟咏的吟,而是呻吟的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