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夕照明

标签:
文化 |
分类: 杂谈 |
坎军老师是我初中时的语文老师,曾受业于门下,得其亲炙,惠我良多。毕业时,恰逢反潮流风起,英雄看出处,成分定终身,遂名落孙山外,深造无第。业农期间,捋锄把,修地球,埋头种地,不敢望星空;莳禾稼,弄坷垃,苦无出路,遑论看远方。坎军老师得知,以“读书终有用”勉之,乃镌于心中,不敢忘;致有悬梁刺骨,凿壁偷光,终将草芥易皇粮。
八十年代初,在水库中学教书,忝为坎军老师同事,且同居一室。得耳提面命,复能共研诗艺。我曾经将他的诗荐于诗友庞壮国,刊于《嫩江日报》副刊。后来,我调入教育局工作,坎军老师为乡镇教育干部。或他到局公干,或我下乡视事,见面为常事,也经常在一起吃饭。非仅如此,既是良师,复为益友,我们有几个共同的好友,逢年过节,都会互相走动,拜年喝酒。李老师退休后,也到城里生活,见面就愈加方便。市里有文事,不期而遇;故里有人来,诚意相约,倒颇有点一日三秋的意思了。
此次李老师出书,例当说几句话;奈门外难窥堂奥,权且住口罢。叙一段旧情,野人献芹,以代执弟子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