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悲悯情怀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读书札记 |
恕我的孤陋,一直喜欢“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却从未在意过它的来历,总以为是历史上哪位圣贤的古训。直到最近才发现,它的作者并非什么圣贤,而是历来遭人诟骂的慈禧太后。
这是慈禧唯一的一首诗,文采不怎么样,但是情真意切。尤其是最后一句,道尽人所不能道,激发了无数子子孙孙的孝敬之心,故而流传至今。
如果这句温情的诗出自其它诗人之手,谁都不会奇怪;唯独出自于慈禧笔下,就未免令人惊诧。以凶残、冷酷、自私与贪婪著称的慈禧太后,虽然强制别人喊她“老佛爷”,不过是以此为自己贴金罢了,从她身上哪里看得到半点佛性的影子?可是,为自己的亲生母亲写的祝寿诗,应该不是虚应故事;这也恰恰说明,政治家也是人,在冷酷凶残的同时,也有人性的另一面。
每个人的心里,都同时住着一个天使与一个魔鬼。这两个冤家,无时不刻不在纠缠与争斗,并且互有胜负。只不过善如柔弱女子,恶则是彪形大汉;柔弱女子在彪形大汉面前很少有话语权,所以,善在恶的面前显得有些懦弱,面对恶的霸凌,经常选择退缩与逃避。尤其是当一个人握有了权利,并且可以以此攫取利益的时候,善的忍让就愈加增添了恶的气焰,人性被权力与利益完全扭曲、异化,表达给世人的观感就是丑恶的,霸道的,凶残的;而温情脉脉的善则完全被笼罩在恶的重雾之下,“寻常看不见”,只能“偶尔露峥嵘”罢了。
这也是人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