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贬是买主
(2018-01-07 02:34:41)
标签:
文化 |
分类: 杂谈 |
最近,忽然喜欢逞一时口舌之快,对南皮文友的一些作品胡乱插嘴,发一些不痛不痒,不着边际的议论,一如庄稼娘们儿絮絮叨叨的碎碎念,招人恨,惹人烦。有泊头文友不以为然了:“你光给南皮人抬轿,怎么不给咱泊头人写呢?”我当时一愣:此话从何说起?旋即明白了,就说:“我那不叫抬轿,就是看了作品之后有点想法,顺手就写出来了;再说,我也不是光说好话,写谁不是说两句好话,接着就是一大堆缺点呢?”他仍然不服:“得了,谁不懂褒贬是买主呢?”
想了想,觉得“褒贬是买主”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买什么东西,先把它贬一顿,说的千不是万不对,其实是心里早已相中了的,这叫欲擒故纵,欲纳还拒。我写的那些东西,虽然与做买卖并无多少可比之处,但心里相中了却是真的。褒也好,贬也好,起码是我对它有兴趣,并且认真的读了。如果不感兴趣,我才懒得多那个嘴。比如在朋友圈里,我的跟帖可不是随意的,觉得真好才会摁鼠标,况且只给知己的那几个人跟帖。跟帖也未必是点赞,不同意的观点照样反驳,甚至挖苦几句也是有的。但我知道,即使朋友不爱听,知道我这个人直肠子,并无恶意,也就没人与我计较了。就我个人的性格来说,不管聊天还是写字,也不管你爱听不爱听,有话从不藏着掖着,不叫我说是不行的。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这话是季羡林老头子说的,我觉得好,就拿来当了座右铭。当然,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假话全不说,圣人也万难办到;即便不全说,也未必做得到。比如我这人喝点猫尿便酒后无德,该说的说了,不该说的也说了。把人家得罪得死死的,可自己一觉醒来,却什么都记不得了。尽管难以完全做到“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但起码我是朝这个方向努力了。
给南皮朋友写的那几篇东西不过是胡乱涂鸦,没经过深思熟虑,但前提条件是真心喜欢。这也就应了“褒贬是买主”那句话;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觉得南皮朋友的东西合我胃口的多,泊头的东西引起我写作冲动的倒很少。或者干脆把话说明了,就是我觉得南皮比泊头整体水平高(当然水平高不高不是我说了算,故而只是“我觉得”)。也许一些整天把“我大泊头”挂在嘴边的人会觉得我不爱家乡,“崇洋媚外”,甚至用最时兴的逻辑来推论,应该属于“泊奸”,“卖市贼”之类,我都觉得无所谓。如果说真话就是“泊奸”“卖市贼”,那这个荣誉,我承受了,虽然我想卖也未必卖得了。所以,我的原则就是:觉得好就说好,觉得不好就说不好;如果说不好会得罪人,那就干脆什么也不说。这就是季羡林“真话不全说”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