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友即益友
(2017-10-20 04:41:19)
标签:
情感 |
分类: 杂谈 |
近日网上结识文友陈君鸿意,虽未谋面,却有一种新友如旧的感觉。他读了我的《粗鄙人说粗鄙诗》一文,指出张宗昌“狗肉将军”绰号的得来,并非因为他爱吃狗肉,“狗肉”指的是赌局上的一种玩法。其说见于民国文人包天笑的《钏影楼回忆录》。鸿意弟发微信说:“我有个毛病,就爱挑错,尤其是对我所敬佩的人。”
给你挑毛病,是因为喜欢你,在意你,起码他是认真读了你的文章。鸿意弟说决心将我的所有博文通读一遍,我说两千多篇博文需要多大的精力与时间,哪里值得?后来一想,如果都读的这么认真,得挑出多少毛病啊?那就真的成了自己的老师了。
对鸿意弟的爽直的性格,我很喜欢,因为我也是这样的人。平时,凡是征求我的意见,我总会有话直说,有时也不分地点场合,经常弄得人家下不来台。我最痛恨那种装作一副很谦虚的样子,虚情假意的“请你指教”;当你真的“指教”的时候,他却接受不了了,虽然表面不说,心里却把你恨死了。我是不管这些的:除非你别问我,问我,我就说实话。我的做人原则是,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意思是有些真话我可以不说,但叫我说假话绝对是不行的。几年前,一位作者写了部长篇,文联准备开个“研讨会”。我与作者素不相识,但既然叫“研讨会”,又专门邀请你参加,咱就必须认真对待。我把作品认真的读了三分之一,并且随手做笔记,准备到会上发言时参考。其间与朋友张文仲兄聚会,说起此事。他知道我这个熊脾气,就问我发言说什么,我据实相告。他立即说:“干脆你别参加了。人家出书,本来是件很高兴的事,你去捧捧场说说好话还行;你提一大堆意见,不是扫人家的兴吗?”我说我是为作者好,话未说完就被他拦住了:“你以为人家真想听你的所谓意见啊?”我一想,张兄的意见是对的。即便我打定主意在会上不说话,但既然参加会,人家必然要让你发言,一开口,嘴就不是自己的嘴了。与其这样,还真的不如不参加。结果,就真的没参加。
对朋友,我就更不客气了,只要真心想听我的意见,我无不如实回答。我说了我想说的,说的对不对我不管;你爱听不爱听,更是你自己的事。真正的朋友绝对不会为此而怀恨在心。前几天田宝春弟对我说:“现在我写的东西,有些地方总是觉得不顺,或者不通。”我随即说道:“是,是有这个毛病。”宝春弟回去之后,在朋友圈大发感慨:“以外物观照内心。比如最近写的东西,粗糙处,老兄们第一时间揭短,感动。这才是镜啊。福份也。”
古人交朋友,分益友与损友。益友不用说了,对自己有帮助的人都是益友;损友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对自己有害的朋友,对自己的品行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与"益友"相对;一种是喜欢胡闹爱搞怪的、有点牺牲小我娱乐大家的朋友。这种损友的本质是善意的,他的出发点和立场都是在好朋友的基础上。我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指的是那些说话刻薄,甚至有点阴损,但并无恶意,实话实说,只是让人不爱听的朋友。比如我。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损友即益友。因此,我要请鸿意弟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