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规矩
(2017-04-26 04:11:24)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我们家饭桌上的规矩很多,最重要的一条是食不语,也就是吃饭的时候不准说话。
食不语,确实是孔圣人提出来的,是中国传统礼仪之中的重要内容,语出《论语•乡党》“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斋如也”。为什么要食不语?孔圣人没有说,后人解释为影响消化。我们家的食不语,固然有遵循圣人礼教的因素,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姐妹太多,不算大人,就是我们六个,挤在一张桌上,你一言我一语,也够热闹的了。母亲从年轻就有心脏病,最怕乱,所以,每天都是把饭做熟,端到桌子上,大家都在吃饭,她自己却躲到一旁扇着扇子休息,等大家都吃完了,她才凑到桌前,好歹吃一点。父亲倒是与我们一起吃,但一大家庭的生活压力就够他承受的了,哪里还有心思与我们搭讪?听到你一嘴我一嘴的嚷嚷,心里也是烦的不行,自然就要动用家长的权威,喝令我们吃饭不许说话,至于是不是说话会影响消化,估计他连想都没想过。
除了这一条,其他规矩还有很多。比如吃饭不能狼吞虎咽,说那样吃饭“没有人样儿”;吃饭不能吧唧嘴,喝粥不能出动静,也不能嘴围着碗边转;不能一手托着碗,另一只手拿着筷子去夹咸菜,因为一心不能二用,光顾了夹咸菜而把粥洒了;盘子里的菜不能随便夹,只能夹离你最近的。如果看到离你远处有一块肉,只要你一伸筷子,父亲的筷子就砸过来了,把你已经夹到的肉打掉;更不允许在菜碗里乱翻,因为我们总想吃自己愿意吃的。但你乱翻,不但把好吃的都抢走,而且别人也嫌你不干净。其实这是一条最好的规矩。多年之后我就见过有些人在菜碗里乱翻一气,弄得别人没法下筷子,也显得自己没有教养。另外当然还有很多,比如不能用筷子敲碗;吃饭的时候要坐直,不能趴在饭桌上;夹咸菜不能太多,因为怕你齁着;不能盯着别人的饭碗看;拿筷子的位置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更不能用左手;吃饼子不能剩口口儿,吃多少拿多少;喝粥必须喝干净,不能遗留太多,因为浪费;但是不允许用嘴舔碗,显得“没人样儿”……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当时觉得父母规矩太多,心里很烦;但是,多年之后再回想起来,其实是很有道理的。这些习惯,会使你在接人待物时显得你有教养,懂礼貌,不失风度,对你在社会上的形象大有裨益。所以,这些规矩其实是让你受用终身的。如果没有当年父母的苛责,也许我们的自身形象就会大打折扣。而这些饭桌上的学问,是从别处学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