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饮酒徒

分类: 为友人造像 |
郭延安不善饮酒,酒量很小,沾沾嘴唇便面红耳赤的那一种。记得他刚到办公室工作,我治酒招待,也算是个欢迎仪式。多年来,我有个习惯,每次办公室进新人,第一次酒必须喝醉。我是为了摸底,以后在喝酒的场合,我是否要保护他;调离办公室的时候,也要醉一次,这次是感情酒了。与他第一次喝酒的时候,他不好意思不喝,喝了没一两,脸红的就像关帝庙里的武圣人了。我实在不忍,就没让他再继续喝下去。当然,与我同事的这几年,我都是以他的保护神的身份替他挡酒。后来,他调出办公室,送行的时候,他喝醉了,当场就吐了酒。
别看他自己不怎么喝酒,却喜欢组织酒场。本来是个重感情的性情中人,无奈酒量不给他做主。他又不愿意放弃这个表达感情的最佳方式,就采取了请你喝酒,他看着的方法。之所以把他称作"非饮酒徒",就是因为他是一个不能喝酒的酒徒。
我与他成为同事,是由于教育局与成教局的合并,我是教育局的办公室主任,他是成教局的办公室主任。本来职务一样,地位相当,可能是以大欺小的缘故,我成了合并后的教育局办公室主任,他则屈居副主任。在此之前,我们并不熟悉。第一次见面,见他微胖的身材,胖嘟嘟的脸,一副憨厚相,只是在笑的时候,才露出几丝狡猾。他的标志性特征,是嘴唇上方那一抹浓黑的胡子。这一抹胡子,并未给他带来益处。相处久了,真心觉得这个人不错,就直言不讳的建议他刮掉。人们的非议不说,中国的传统说法,父母在,子女是不能蓄胡的。他只是笑,不说什么,胡子也始终留着。过了很久,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把胡子剃了,脸面光光的,让人看了反倒不适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