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而致远

(2017-01-04 04:39:14)
分类: 为友人造像

                              ——为友人造像(18

                     明而致远

                .                樊明远近照(田宝春摄影)

    说实话,我与樊明远交往并不很多,与他相识,是通过我的老领导王登海兄。那时候,登海兄刚刚退居二线。有一天,他来找我,说希望我到他的新办公室看看。当时我有点意外:不当局长还没几天,怎么就有新的办公室了?到那儿一看,新办公室原来是在路桥公司,公司聘请他做顾问。在那儿见到了公司的老板,他就是樊明远。

     樊明远当时也就是40来岁,中等身材,微胖,平时话不多,慢声细语的,没有当下那些暴发户的自以为是与居高临下,也没有土财主的狂躁与喧嚣,给人一种既精明又沉稳的感觉。这种感觉,与他的名字很配:明达方能致远。何谓明达?精明而厚道是也。我突然明白了他聘请王登海局长为顾问的原因。王局长刚刚退居二线,樊明远肯定是觉得王局长几十年如一日的繁忙,突然之间闲下来了,需要有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为了顾及王局长的这种感受,才把他聘到了自己的公司做顾问。钱多少无所谓,关键是这份心意。正是这份儿心意,显示出了樊明远的厚道与侠情。能够顾念旧情,并施以援手,这在金钱横流,唯利是图的当下,已经是难得的品质了。与这样的人交朋友,舒服,踏实,有一种安全感。

     凭着这种感觉,我有了与樊明远接近的欲望。果然,多年交往下来,愈加证明我的这种感觉是对的。他酷爱读书,举手投足之间具有一种儒雅之气。对文化人也尊重有加。我曾经为他写过一幅字:“投天时逢山开路,应地利遇水架桥”,至今还挂在他的办公室里。悬挂你的字,说明你在他的心里有位置,这份情,我领了。

     我对他的公司并不怎么了解,但我知道,他的事业做的很成功,是远近有名的企业家。王登海局长曾经对我介绍过,说樊明远一贯做事低调,现在生意做得很大,但一直不改初心。尤其是不忘旧情,谁要是给过他滴水之援,他一定会持续不断的涌泉相报。我想,也许就是因为他的这份儿精明与厚道,用来经营企业,以诚待人,微中取利,才成就了今天的他。中国人对商人历来有一种偏见,认为无商不奸,无奸不商,凭着我在樊明远身上感受到的,对商人的成见,应该变了。

    现在,王局长在沧州居住,每次回来,几乎都是先到樊明远处。这是一种情感的投奔,宾至如归,说的就是这种感觉。他后来后,一个电话,把几个要好的朋友召集在一起,在樊明远宽敞而温馨的客厅里,喝喝茶,聊聊天,绝对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到了饭时,就在樊家的饭厅用餐,酒是好酒,菜是好菜,人是好人,心情自然坏不了。唯独让人不满足的是,樊明远不喝酒。不是不能喝,而且很能喝,只是因为闹了一场病,索性把酒戒了。从豪饮到滴酒不沾,这也是一种自我把控的能力。不像我等,记吃不记打。平时在酒桌上杀七个宰八个,醉后难受的要死要活,发誓再也不喝酒。可是到了酒场上,一见酒杯,两眼立刻发光,当初的信誓旦旦早就跑到爪哇国去了。这也就是我一辈子不能成事的缘由之一。由此看来,一个人的成功不是毫无道理的,比如樊明远。

    今天,王局长从沧州回来,照例把我们几个召了去,照例是喝茶聊天,照例是豪饮细品,照例是樊明远不喝酒,也不怎么说话,只是微笑着,静静的看着我们几个互撕互闹,混踢乱咬。酒足饭饱之后,照例是笑吟吟的把我们送出门来,静静的看着我们扬长而去。

    感谢王局长的牵线搭桥,使我有了一个这样的朋友。

                        2016-12-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血管里的流响
后一篇:“被盟”老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