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登记
(2015-11-11 03:06:28)
标签:
情感 |
分类: 散文 |
从上海回来之后,我们就紧锣密鼓的开始筹备“五一”婚礼。除了婚床、梳妆台之类较大的家具,到被褥、床罩之类的生活必需品,都在加紧购置。得知这一信息的亲友们,也都纷纷表示祝贺。不料,没过几天,儿子就打来了电话,说青青的娘家突然提出,农历2015年是羊年,不利于结婚。经过商议,决定将婚期由“五一”改为“十一”。这一临时的变故,使我吃了一惊。其实,婚期拖延五个月,倒也没有什么经济损失,只是“五一”结婚的消息早已传播出去,临时改婚期,面子上不大好看。倒是老伴看得开,觉得晚结婚几个月也算不了什么。这么多年都等了,还差这几天吗?我想也对,多少年都过来了,当然也就不在乎这几个月;再说,既然有这个风俗,迷信不迷信的且不去管它,只要孩子们在乎,咱就避开它。结婚是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干嘛非得闹得让他们心里不高兴呢?想到这里,也就释然了。
大概是为了弥补对家里的歉意,俩人决定春节之前(还属于农历2014年),把结婚证领了。我明白,这也是为了给我们吃颗定心丸的意思。其实想想也好,登了记,就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了,举行婚礼只是个形式问题。再说,又不是不举行婚礼,只是往后推迟一下而已。一想这些,心里重新变得高兴起来。
儿子与青青是一月三十一日回到家的。青青这是第二次进门了,她给每个人都买了礼物。给老伴买的是一件羽绒服,给我的是一条丝质围巾,而给女儿买的则是女孩子最喜欢的化妆品。老伴更加高兴了,又是炖鱼又是炖排骨的,弄了一大桌子菜。吃饭的时候,他俩主动为我们敬酒,我与老伴一高兴,就喝了不少酒。是啊,怎么能不高兴呢?他俩这次回来,到民政局一登记,就是名正言顺的夫妻了,也就是说,青青已经是我们正式的家庭成员,也就是正式的儿媳妇啦!
说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说实在的,对他俩这次回来登记,我的心里并没有怎么重视,因为按照传统的说法,不正式举行婚礼,媳妇就不算娶进。我的脑子顺着这一思维习惯想问题了,根本就没有真正的从思想上认为登了记就算结婚了(虽然从逻辑上也明白这一点)。孩子成为正式的夫妻了,不管对两个孩子,还是对我们全家来说,这是一件多么大的事情啊?我怎么就忽视了这一点呢?这对两个孩子是不公平的。想到这里,一个歉疚感油然而生。然而,我又不好意思将自己的这一想法明白无误的说出来,就说:“我已经与民政局联系过了,今天是礼拜六,今明两天人家休息不上班,登记手续要等二号才能办。等后天一登记,尽管没有举行婚礼,但你们已经是正式的夫妻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件大事。本来准备仍然在家里吃的,但我临时改变决定,明天中午到酒店去庆祝一番。”
第二天中午,我们果然找了一家酒店,全家人高高兴兴的吃了一顿饭。那天,正赶上是女儿的生日,虽然人不在家(人家早已跑到武汉,以旅游的方式为自己庆祝生日去了),还是特意点了长寿面。这相当于双喜进门,似乎不醉就不足于表达我的兴奋心情,我终于如愿以偿的喝多了,回到家一觉睡到天傍黑。
2015年2月2日,儿子与青青到民政局领了结婚证。因为急着回去上班,领完证,连中午饭都没吃,就急匆匆的赶往天津,坐飞机回上海了。
十多天后,就是春节了。这个春节过得格外高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终于有了儿媳妇。虽然还没有举行正式婚礼,但我已在期望含饴弄孙了。那天,我在博客上写了一篇《春节喜赋》:
腊月三十,真大年也。
儿子归自沪上,女儿来于京城。举家团聚,长线牵回纸鸢;花好月明,满堂溅起笑声。喜鹊登柿树,爆竹送好音。对联门边艳,喜气庭中盈。
新春佳节,阖家高兴。夫妻康健,铁骨铮铮;儿女双全,芝兰茂重。如今退居林下,甘作宅男;且将蓬门轻掩,摒绝俗尘。网上开博客,有陆游气(路由器);夫妻对酌酒,老公自斟(龚自珍)。不羡阿堵物,却喜孔方兄。人未大富,却也粮能隔夜;家有小康,不缺散两碎银。居有室,平房求舒适;行无车,安步以作轮。自栽果蔬,绿色有机;亲蒸白馍,美味无穷。薄酒豪饮,海量而不醉;儿女闲聊,话多而温馨。儿子学历不高,事业有成,居技术总监之要位;女儿薪火承传,敲字爬格,编凤凰网站之新闻。儿媳虽未进门,堪为家庭正式成员;尚未治酒宴客,已在盼望含饴弄孙!
放翁有言:“家祭无忘告乃翁”。孙辈成才,文脉有继。家祭敬禀,告慰先灵。父母地下有知,当可含笑九泉;后昆自应奋勉,可期万里鹏程!
现在所要等待的,就是“十一”那天的婚礼了。
附:2015年2月2日(也就是儿子登记的日子)我的博文
今天上午,儿子与青青要到民政部门去登记,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将正式成为夫妻;同时,随着另一个家庭成员的加入,意味着原来的家庭结构也在悄然发生了重大变化,每个人也都有了另外的角色。除了他俩本人,我与妻子也随之由“准公婆”“晋升”为正式的公爹、婆母,就连女儿也成了小姑。这在我们家,可谓是大事了。
家庭结构变了,角色也变了,情感关系自然也会随着发生变化,每个人都面临着角色的转换,也就面临着相处方式的转变,兴奋、紧张、焦虑、惶恐,每个人的心里都打翻了五味瓶,虽然这一切都暂时被眼前的幸福感所遮蔽,所掩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都会一一浮上表面是否每个人都准备好了?反正,我一时还是有点茫然。作为一个家庭的掌舵人,面对着现在的年轻人,面对着他们“三观”的不同,本来就有点吃力,即便是我已经以最大的理解去“简政放权”了,也很难保证“家治”上的一致。况且有着血缘的制约,打也打得,骂也骂得,好的坏的,该承受时要承受,不该承受时也要承受,不是说家庭不是讲理,而是讲情的地方吗?一个“情”字,把一切的矛盾与冲突都给屏蔽或消解了。随着另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成员的加入,这家庭关系变得复杂起来,这就需要全家人的共同努力,去适应,去磨合,去配合,去以最大的好意去揣度对方,去善待对方,去靠近对方,去融化对方。家庭就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是这个大陆的一部分。生活的海浪,冲刷、洗涤与磨损着这大陆的每一个角角落落。不论那儿塌掉了一个小小的土块,都将是每个成员的不幸与损失;太阳的光辉无论照耀到那儿,每个成员都会感到它的温暖。命运将我们紧紧地维系在一起,我们坐在同一条船上了,大家就要同心协力,同舟共济,使这只船儿尽量走的平稳,成为每个人生命的方舟,去到达幸福的彼岸。
有努力就会有收获。只要大家都这样想,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生活会好的。对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因为要紧着回去上班,儿子他俩登完记,来不及庆祝,马上就要赶到天津坐飞机回上海,机票早就订好了。年轻人以事业为重,毕竟今后生活的压力都压在了他们的肩上。为生活而奔波,我们年轻时也是这么过来的。做父母的虽然心疼,但没办法,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