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的风俗
(2015-04-18 00:11:11)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读书札记 |
前几天,原单位一位同事的祖母去世,我与朋友前去吊唁。在下葬的墓地,与同事同村的蒋君指着一座老坟告诉我,说原先这座坟主人的妻子年轻时去世,埋在这里;多年后她丈夫去世,族人想要叫夫妻二人并骨,但再也找不到原先那座坟头。大家都很着急,让风水先生看了看,就叫死者的弟弟背驮马鞍,在附近跪着爬;爬到现在所在的地方时,马鞍掉了下来。风水先生说:“就在这儿,往下挖吧。”人们用铁锨挖,果然就挖到了原先的墓穴。我听了朋友的叙述,有点半信半疑:为什么要驮着马鞍找呢?朋友也说不清具体原因。
今日读金埴的《不下带编》,里面有一则记述,与朋友说的很相似。原文是:
康熙庚子中元日,埴旅投河間去北二十里舖,方踞斛而浴,忽聞戶外喧傳,有山東孝子者,昔負母逃災至此。母卒,瘞於舖北路傍。經十載,孝子徒步千里,凡三度來此,求母骸不能得。今則禱天立願,於瘞母周遭里許間,俯伏於地,而用一木馬鞍著地,結頂髮於鞍,膝行而曳之,視鞍止處即母墓處。是日炎熇酷烈,孝子赤身蒲服,腹裂背焦,舉體流血,哀號之聲,弗輟於口。自卯及未,數千人隨觀者,無弗慘怛色動,不覺齊聲共助其號,林木為之振撼;而馬鞍忽止,人力不能動,於是孝子躍起叩頭曰:「天乎!母骸在矣。向本路旁,今成中道耶!」揚之,果然。齧指血瀝之,益驗。乃以衣裹骼,環向觀者泣拜而去。予濡衣急趨。追之,弗及一見孝子,問知其姓氏里居,為悵惘驚嗟久之。因泚筆記其衆口一詞所聞實事如此。噫!斯真所謂孝能动天地感鬼神者耶!
这则记述说的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而且,发生地点河间与我的老家交河县相去只有百十里路。可见,冀中这一带确实曾经有此风俗,只是不知为什么后来消失了。但作者也只是记述了当时的情景,至于这风俗的来源与起因,也没有交代。看来,这个秘密,只有留待有心人来做调查与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