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曲终人亦渺

(2013-03-26 08:34:40)
标签:

文化

分类: 旧书新读
   http://www.gmw.cn/images/2009-06/24/xin_5206062411166401822651.jpg                                                                                      ——旧书新读(95)

1

收到从网上购买的孙犁《曲终集》。绿色封面,朴素,淡雅,一如孙犁的为人。这是他一生中最后的封笔之作,自此以后他也真的不再动笔。寂寥的过了几年,2002年终于驾鹤西游。曲终人亦渺。作为孙犁的忠实读者,心里是很难受的。

孙犁的文学价值在那儿摆着,谁也没有办法,谁写文学史也不能绕过去。他的著作印数都不少,但你到书店里看看,书价都很贵,叫喜欢它的读者很是纠结:买吧,囊中羞涩;不买吧,心里又实在舍不得。到网上去淘,古今中外的名著,花个两三元钱甚至一元钱就可以买到很新的一本,但孙犁的书,竟比原价都贵了很多。据此就可看出,孙犁和他的著作在人们的心目当中,有着怎样的位置。

2

孙犁是个很淡泊的人,历来视名利如浮云。但是,多淡泊的人也有被激怒了的时候。九十年代,孙犁就遭遇过一场“笔墨官司”。他在致贾平凹的一封信中曾提及一位名家的文字错误,这本是无意的,不料却遭到了那位名家的强烈反弹。他用近乎泼妇骂街式的语言连篇累牍的写文章对孙犁进行攻击。孙犁一开始认为作为名家被人揭了短,羞怒之情可以理解,所以,也就没有在意。谁知这位名家反倒变本加厉,攻击孙犁达三年之久,最后甚至骂到了孙犁曾长期供职的《天津日报》。这下真的激怒了孙犁,他一下子写出了八篇文章,对其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批驳与谴责。直至那位名家无力再战,这场笔战才告结束。这八篇文章,就收在《曲终集》里。

人们一直在猜测这位名家是谁,因为双方都始终没有点出对方的名字。后来有消息说,对方是曾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家李国文。据说李国文后来也有反思,觉得自己做的实在过了。但是,这场笔战,却使高龄的孙犁受到了沉重的心理打击,以致其在抑郁中度过了他的最后岁月。

3

孙犁一生塑造了很多的女性的优美形象,但他自己在感情的道路上却一直不够顺利。

他的原配妻子是父母包办的结果。妻子为人贤惠却大字不识,她能给予孙犁以生活上的照顾,却难于达到感情上的沟通,所以两人的感情一直是磕磕绊绊,到老年,孙犁又为对老妻的愧疚之情所缠绕;青年时,孙犁曾与他的一位学生产生了情感。一位叫王淑的女学生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孙犁也很喜欢王淑。然而就像多年之后孙犁说的:“30年代,读书时期,国难当头,思想苦闷,于苦雨愁城中,一段无结果的初恋故事。”在《忆梅谈〈易〉》一文中,孙犁还提到一位叫梅的女性。孙犁没有具体写他们是如何相互吸引如何相爱的。他只告诉我们他给梅写了一封信,要求缔结同心。梅答应后,他却反悔了。孙犁的反悔,是因为愧对自己善良的老妻;然而对梅的毁约,却又使他愧恨终身。孙犁还写过一篇《无花果》,写的是孙犁1958年在青岛疗养院休养时与一位女护理员的一段感情,这段感情因休养生活的单调无聊而生,因孙犁的明白而止。妻子去世后,1972年,孙犁与一位姓张的女士有过一段三年的婚姻,然而,二人因生活习惯迥异、性格不合以及政治形势突变,张女士终于远走高飞,择枝而栖。后来,孙犁对同院的一位少女发生了单相思,自然这又是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

经过多次的感情挫折,使得孙犁断绝了对异性的所有欲望,“只想孤独的生活下去”,从此把自己的情感世界完全的封闭起来了。

4

孙犁的作品,以婉约、明快、优美著称,尤以女性刻画为最。文革后,经过长期沉默再作冯妇时,文风为之大变,过去的“优美”不见了,多了一份深刻与睿智。极少鸿篇巨制,大多篇幅短小,却隽永而深邃。理性的观察,深刻的思考,睿智的机锋,生动的描述,准确的表达,不动声色,娓娓道来,却字字有内涵,句句富哲理,自是一番大家气象。这自然与他长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染有关,与他的人生际遇与经历有关,更多的却是与他的性格与气质有关。孙犁一生淡漠名利,到老年更是超然。他看不惯文坛的蝇营狗苟,躲进书斋独享寂寞。与文坛的疏离,与尘世的隔绝,更加深了他内心的孤独感。情绪的变化,不可能不影响到他的文风。对他来说,这既是幸,也是不幸。幸的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孙犁,不幸的是孙犁的人生变得更加孤寂,以至于在孤寂与苦闷当中走完他的最后一段路程。

                                             2013-3-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道德“三陪”
后一篇:驮二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